第六十一章 鲁豫心(1 / 3)

国公府的庶女 十鹿 305 字 2020-07-15

吴柔香嫁过来那日,外院好多人都瞧见吴老将军了,郑令意也听见了一些风声,说他的样子与先前住在国公府的吴家哥儿着实相像,尤其是那双浓眉,说不是亲生孩子都不信!

这些话,也不知道有没有刮到吴柔香耳朵里。

不过,郑令意才没这个闲工夫去理会她的心思,专心致志做一个谨小慎微的小庶女。

郑燕纤出嫁那日,郑令意依旧躲在房中刻香篆。

鲁氏虽不许姨娘抛头露面的,但庶女们若想去凑个热闹也允准的。

近来不知从何人那里传了些风声出来,说她刻薄庶女,鲁氏便想着让庶女在人前露露脸,多少显得她宽厚些。

郑秧秧、郑莹莹、郑秋秋都去了,但郑令意没去,她这些时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惹了晴哥进屋探听。

得知是替郑燕如刻香篆,晴哥也就不说话了,扭着身子走了,应该是原话回禀安和居去了。

自谷嬷嬷卧床不起后,晴哥在西苑过的愈发滋润起来,从前姨娘们孝敬谷嬷嬷的零碎物件如今都到了晴哥的腰包里。

万姨娘私下里说,晴哥这样攒上几年私房,便是成了个老姑娘也不怕,说不准还更好些,不必侍奉公婆,不必辛苦操持家务。

“吁。”郑令意轻轻吹去木屑,摸着细润的木质,只觉得心静。

外头那般热热闹闹的,郑嫦嫦原也有些意动,想跟着去瞧瞧。

只是见郑令意没提,她也就不好意思提起。郑嫦嫦性子本就好静,全神贯注的绣了几针之后,整个人就心无旁骛,再不想其他的琐事。

绿浓端着安和居赏下来的喜圆甜汤进屋,瞧见她们一个坐在桌前,一个俯在绣架上。她见此情状,不由自主感慨道,‘谁人生出这样一对乖顺又灵巧的女儿,都是上辈子的福报。’

郑令意听见响动抬头看她,笑眸微弯,无比惹人怜爱。

“姐儿,早膳又吃了个空饱,先来用些吧。今日巧娘手里活计一大堆,肯定没点心了。幸好三姐儿记着咱们,给东西两苑的人都送来的喜圆,瞧瞧,还有个荷包蛋呢。”

绿浓将这高脚的喜碗搁在茶几上,招呼郑令意和郑嫦嫦来吃。

郑令意与郑嫦嫦一人坐在一边,郑令意十分自然的把碗里的荷包蛋捞给了郑嫦嫦。

“姐,你吃吧。”郑嫦嫦看着碗里的荷包蛋,迟疑道。

“你的个头都快叫绵绵赶上了,还说这些,快吃。”郑令意好笑的睇了郑嫦嫦一眼,说。

郑嫦嫦佯怒的鼓了鼓脸,还是乖乖的吃了两个荷包蛋。

郑令意的那碗喜圆还分了绿浓几口,不过绿浓只是尝了尝味,不好意思再吃,便推说还有活计要做,赶紧出去了。

吃罢喜圆,郑嫦嫦觉得有些撑着了,郑令意便带着她去椒园稍散散步。

今日安和居附近热闹非常,西清园里远远传来些许孩童脆生的笑闹声。

姐妹俩手牵手走在椒园斑驳的草皮上,轻轻唱起蒋姨娘教她们的一首童谣。

“脚驴斑斑,脚躐南山。南山北斗,养活家狗。家狗磨面,三十弓箭。上马琵琶,下马琵琶。驴蹄马蹄,缩了一只。”

坊间童谣虽天真烂漫,但总有些人爱在字眼上做文章,前朝死在这些事上的人不少。

蒋姨娘虽是一介妇孺,可也耳闻过一些,再加上她也识得几个字,所以便是教唱童谣,也不过是选些朗朗上口,却并无什么意义的童谣。

两人唱罢,相视一笑,再打算开口再唱,忽听一男声自椒园的大石块背后响起,十分讥诮的唱道:“又会哭,又会笑,两只黄狗会抬轿。”

郑嫦嫦下意识往郑令意身后躲,两人后退了几步,见石块上探出一个脑袋来。

郑令意微微一愣,福了福,道:“二表弟。”

郑嫦嫦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