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王进为了掩护韩五等人突围,鏖战西狗,血洒土门山,已经没了。
到即墨后,虽然得知同舟社统军之人也叫王进,鲁智深也没做他想,
毕竟,大宋人口过亿,王姓又是大姓,
“进”字更是常见名,王进、史进、柴进,多不胜数。
随便走几个村子,都能碰到一堆“进”,同名同姓太正常不过了。
因此,鲁智深进帐之前也没想到对方会是熟人。
二人相熟,也就少了很多客套。
王进直奔主题,询问京中情况。
毕竟,情报两条线都是直接对社首负责的,
其余人等,未经许可,都只能获取相应的密级情报。
同舟社兵下莱州这场“大战”,打的是情报战,
真真假假的消息漫天飞,很多事就连本方士卒也不太清楚。
比如,稳定莱州后的后续作战计划,或者说如何收尾之事,
徐泽都以时机不成熟为由,暂未公布,对副统帅王进也只透露了个大概。
王进生来谨慎,便想尽可能的多了解一些情报,以便为大战计划查漏补缺。
鲁智深并非同舟社情报人员,王进此举也不算违规。
大战之时,来自“敌占区”的人员,本就应该多次考察。
几年不见,王进的变化很大,
说话办事更加沉稳,颇有大将风范。
但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却让鲁智深很有些不适应,
往事说完,鲁大师犹豫片刻,还是说出了自己想参军的想法。
王进的回答,令其人极为不爽——“进这就安排,请大师略待几日。”
堂堂大军副帅,安排一个熟人进军中,还要“略待几日”!
鲁智深从未听说过这么没有诚意的鬼扯理由。
好在在胶西经历牛皋“教育”一番后,
其人心中虽然有气,脸上却是没有显露。
随后,王进安排兵士带鲁智深寻住处,
那兵士也是没个眼色的,为鲁大师找了一个小帐篷。
将床铺被褥、饭钵毛巾之类的摆好后,也不帮他铺上,
还讲了一大堆军中纪律——
诸如营中日程安排,吃饭须得自己取餐,
严禁随地大小便,起夜必须对口令,
不得跨营活动,就寝号后严禁喧哗之内,等等,
絮絮叨叨个不停,听得鲁智深恨不得大耳刮子赏那家伙。
兵士走后,鲁智深就后悔了——待在同舟社内,太憋屈了!
这还没参军呢,就这么难受,真要入了伍,还不得憋死。
西军中也是有规矩的,比起同舟社绝不会少,
但千规矩万规矩,实际就一条规矩——能砍人就行!
同舟社却不一样,一条一条,跟你较真。
他进了营,就发现出不去了。
守卫士卒古板的很,管你是谁,没有将令,就不得出营!
不仅如此,帐篷四周,居然闻不到熟悉的屎尿味——
这种森严、整洁的氛围让他极度不适应。
还有,胶西的牛皋,即墨的王进,
表面对自己还行,但都把自己当外人,一句实诚话都没有。
到现在为止,鲁大师甚至还搞不清楚莱州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其人躺在帐中,想着心事,结果,错过了饭点。
带他来这里的那个士卒提了饭食过来,又絮絮叨叨讲了一堆。
说是王副帅每日须得轮流到各营中吃饭,
今日正好轮到新兵营,不能不去。
副帅不能陪大师,特意嘱咐他安排好伙食之类,巴拉巴拉不停。
鲁智深闷不做声,快速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