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浑浊世间,唯独子翊一人,可称清流!”(大章二合一)(3 / 4)

紧接着,王允也是走出道。

“请陛下三思!”

继而,后方文武百官,尽皆伏地一拜道。

“众爱卿平身,朕只是说商议,也没有说一定要立即实施,既然众位爱卿都觉得此时不宜更改制度,那就推后再议!”

见得文武百官这般抵至州牧制度,汉灵帝也是唯有作罢。

毕竟,他不可能真的不管所有官员的意见,而同时,这州牧制度,也只是冀州刺史刘焉,先前刚刚呈上的一记建议罢了,这件事能不能立即成,在汉灵帝看来,也没有多大关系,大不了就推后一年半载,就像王允说的那样,等到各州尽皆安定下来以后,再商议也不迟。

“陛下圣明!”

见得天子应允众人的建议,百官便是再而一拜道。

“好了,既然如此,便是继续商议关于平阳侯功绩一事吧!”

汉灵帝点头示意道。

“陛下,平阳侯此次如有神助,短短不到一个月,便是将两州霍乱尽数平复,此等功绩可谓是我大汉战神也!”

“微臣觉得,可让平阳侯统领三军,为我大汉磨炼百万雄兵!”

文官一列,蔡邕走出道。

此话一出,武将为首者的何进,却是直接面色大变!

“特么的,你个老东西,那陆子翊要是做了三军统帅,那我不就得退位让贤了?!”

何进目光阴翳至极的望着蔡邕,内心更是暴跳如雷道。

“陛下,臣觉得让平阳侯做三军统帅太过浪费才能,何不让其镇守一地,护我大汉疆土?”

“此次平阳侯率军杀得北方异族溃不成军,可谓是凶名赫赫,既是如此,何不让他永护边疆,让那些异族蛮夷,望风而逃,再也不敢侵犯我大汉边界!”

犹感官位不保的何进,慌忙便是走出武将行列,朝着汉灵帝谏言道。

而另一边,在听闻了蔡邕的建议导致神色有些不对劲的汉灵帝,陡然听闻何进的谏言,便是雨过天晴,龙颜大悦道:“嗯!何爱卿所言有理!”

“平阳侯乃我大汉神将,如若镇守边疆,只怕那些蛮夷将会终生,活在噩梦当中,又谈何侵犯一事?”

“既是这般,那就如此!”

“来人啊!传朕旨意!”

“今有平阳侯陆子翊,平定边疆霍乱有功,朕犹感欣慰,特任命平阳侯为‘神武大将军’官居一品!位同三公!同时,替朕镇守边疆,持使节,统帅北僵一切战事,有先斩后奏之权!”

一语落罢,朝中百官却是神色各异。

“哈哈,神武大将军?我看是边疆大将军吧!陆子翊啊!陆子翊!你就老老实实的待在边疆,了却余生吧!”

何进听闻了汉灵帝对陆祁的封赏后,却是差点忍不住笑出声,其嘴角上扬的动作是怎么也按奈不住。

“陛下!不可啊!平阳侯为我大汉功臣!如何能够这般待遇?!”

“陛下这般对待功臣,岂不是让天下之人寒心?!”

人群之中与陆祁关系要好者,尽皆脸色惨白,同时内心怒气腾腾,但是却未有蔡邕一人,胆敢站出来,为陆祁打抱不平!

“大胆!陛下之令犹如天恩,何曾不公?!蔡侍郎这般言辞,可是当面诋毁陛下!”

站于汉灵帝一旁的张让,闻声连忙便是跳了出来,朝着蔡邕问罪道。

“哼!”

坐于龙椅之上的汉灵帝更是虎目充满了寒意,对这蔡邕竟是生出了一丝杀机...

但是,一想到蔡邕为大汉大儒,一生桃李满天下,朝中不少文官,都与其有所牵扯,如若杀了,只怕会朝野动荡!

故而,汉灵帝唯有忍住怒意,朝着蔡邕冷淡至极的言道:

“既然蔡侍郎对朕的旨意有不同见解,那你就一同前去边疆吧,正好,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