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铜都钱乡(2 / 3)

白银令 瘦生 3195 字 2022-01-20

,寻常人都闹不清,再要跟铜钱换算,跟白银换算,跟宝钞换算,那多费脑袋,还不一定算对。”她顿了顿又道,“你不是问我,我现在出门逛街同三年前出门逛街,买卖东西有何异同吗?我可以很明确的说,三年前,金、银、钞、米、帛、牛、马、海贝都是通行货币,但现在,实物易物少了很多,同时,宝钞用得多了,当然,也贬值更多。”

廉衡笑意盈盈,满眼欣赏,盯着沐歌满脸春风,沐歌当他男人,不免被看得有些臊,甫一低眉,却闻其道:“我收你作徒儿好不好。”

沐歌……

沐歌不觉摸了摸腰刀:“你可真是货真价实的蹬鼻子上脸。”

廉衡转身,边走边道:“你猜猜看,金、银、钱、钞、帛、谷、牛、马、贝等等,我们最想把哪种货币推上神坛?”

沐歌跟他屁股后:“物以稀为贵,是金子吗?”廉衡摇头,“那肯定也不是银子?”

“为何?”

“银子虽比金子多,但一样,还是少。但是,”她铿锵有力道,“宝钞更行不通。”

“为何?”

“不相信。你随便问个做买卖的阿翁,他们都会说‘那就是一张纸而已’,朝廷想印多少印多少,不值钱。”

廉衡仿佛笑了一下:“为何不猜铜?”

沐歌也没能答上来她为何独独跳过了铜钱,干脆爽直口快:“我听过金山银山、听过金银财宝,但铜,我只听过破铜烂铁!”

廉衡哈哈大笑:“乖乖,不愧是我相中的好徒儿。”

沐歌:“谁是你徒儿!”

“放心,你率先迎来的,必是白银时代。”

“你还没说,你要把什么捧上神坛?”

“这是我死后的事了,活着的我,无法回答。”

“你不是让我将你当个死人吗?怎么,出来逛逛,又想活了?”

少年不置可否,反问:“徒儿,为师问你,这生肖街里最多的是什么街?”

沐歌自然不会乖乖回答说“马街”,她必要追着张口闭口自诩“为师”的廉衡打掉他一颗牙才行,热闹的市肆街子里二人一前一后追着跑着,闹得鸡飞蛋打,人仰马翻,到处赔钱……

论起云南钱币史,远的不说,单说今朝,也足够写一本史册。

如前文述,平滇之初,朝廷在加强对云南军事镇戍的同时,很强调“因俗而治”“怀之以德”的统治原则,故对当地传统的经济习惯与货币文化也抱以高度尊重。市肆,滇谓之街子,以其日支名之,如子日则曰鼠街,寅日则曰猫街,午日则曰马街之类,至期则四远之物毕至,午前而聚,抵暮而罢,交易用贝子,本南海甲虫,滇人皆用以代银。其数一颗为庄、四颗为一手、四手为一苗、五苗为一索、九索折银一钱。凡市井贸易皆用之。甚便。朝廷在云南限於客观的经济社会因素,采取弹性政策,准许贝币继续作为法定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与钞并行。然而,明廷仍期望强化纸币在云南通货体系的地位,而经常藉由核发俸给、经费、赏赐与振济等途径运钞至云南以供地方财用与流通,使当地民众渐习於内地钞法。

然后是钱。有明以来,铜钱虽时铸时停,停多铸少,但云南富铜,又僻在遐荒,什么都慢,明廷旧政之变尚未传开,新政已出,因而钱币在这里始终流通,且品种尤为繁多。但,量却极少。京师有宝源局,各省有宝泉局,滇中虽产铜,不行鼓铸,反以重价购海贝,傅砚石当年查此不利,几番上折,明皇在云南才开局铸官钱。

云南虽远,但不论远在何方,金银钱贝等还是仅限民间使用,官场不得不以宝钞为流通货币,起码明面上必为宝钞。

随着宝钞的通货功能日趋式微,官俸与军饷的支付开始部分用铜钱为媒介。只是明廷“禁银保钞”“禁钱保钞”的“钞心”不死,铸钱量比之前朝,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