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团队合作,植骨成功(3 / 4)

再者,殷主任团队取的颅骨,要正好达到李权估算的大小,同样需要很高的技术。

可以说,李权与殷主任团队中任何一方有失误,都会造成这台手术不完美。

取的颅骨过大,肯定放不进去,需要临时打磨,非常耽误时间。

病人又是开胸,又是开颅的,这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而是分分钟可能挂掉。

“把我配的药膏拿过来!”

李权对护士说道。

做这种事情,其实李权最喜欢胡月儿。

因为与胡月儿配合久了,想要什么,根本不需要李权多说,胡月儿提前就会把东西送到他手上。

不过胡月儿昨天陪护苏菲一晚上,李权疼惜她,给她放了假,让她回家好好休息。

“打开,你帮我端着。”李权继续指挥着这个护士。

打开瓶盖后,一股中草药的气味在手术室内弥漫。

不过这种气味很清淡。

这种药膏看上去与明胶有点相似,又有点像果冻。

并不像黑玉断续膏黑得像鸡屎。

这种药膏李权其实上次在江氏骨科医院比试时,就曾经使用过一次。

它的作用就是把碎骨胶合在一起,促进断骨端快速愈合。

论疗效,它肯定比不上黑玉断续膏,不过它可以直接涂抹在断骨端。而且有着很强的胶性。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 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现金/点币等你拿!

其实每一种药,都有着它自己的用处。

万能药,这个世界上应该是不存在。

那些包治百病的药,基本上都是骗子,或者是保健药。

李权把药膏均匀的刷在这块颅骨上。

然后又在胸椎骨缺失部位的截口刷了一遍药膏。

接下来,小心翼翼的拼接。

刚好卡在缺失部位,不大不小,缝隙密合仅剩一条细线。

“好,大功告成。检查纱布、器械,准备封胸。”李权到得这时,总算是微松一口气。

从这个构想在脑子里面形成,再到实施,比想像的还要更顺利。

可能也与病人的年龄有一定关系。

十三四岁,是黄金手术年龄。

这个年龄段的病人,体质好,活力强,无论手术中的并发症,还是术后康复,都非常不错。

“那块胸椎骨上的骨刺磨平了吗?”李权问道。

“嗯,已经全部磨平。多达二十多根骨刺,而且这块骨头的骨质疏松很严重。”殷主任从医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坏得这么厉害的骨头。

“颅骨属于固定的,植入后问题应该不大。实在不行,以后还可以考虑辅以药物治疗,帮助这块骨头达到较为正常的一个水平。”

李权早有算计。

其实这块骨头病变成这样,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

关键它处在一个活动部位,不断摩擦,刺激,最终造成长出骨刺。

而且正好在胸腔内,骨刺扎到肺部,造成生命危险。

把它植入头部,应该不会再长骨刺。

接过这块病变严重的胸椎骨后,李权在颅骨缺失部位比了比,小了一圈。

这个没办法。

为了让那块颅骨正好嵌入胸椎骨缺失部位,卡得严丝合缝。

取骨时,颅骨要取大一点。胸椎骨取掉的面积要小一点。

因为电锯割骨的时候,肯定会有损耗。

就像一截十厘米的木头,用电锯从中间锯断后,木头的总长度可能就只剩下九厘米了。

损耗掉的那一厘米变成了碎木屑。

李权把它抹上药膏后,同样植入到颅骨缺失部位。

只能对齐两条边,剩下的两条边,有着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