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白衣红拂,秋凉刀也冰凉(2 / 3)

师弟自然是洛阳城中无论是朝上还是朝下,都最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声名传遍朝野,按照六师兄所预料的,或许小师弟在春秋大考之前,就能将名传遍青冥天下。

今日一切为魏安君所计。

“真是碍眼呐。”心里小有欣喜之余,他瞧着谢玄身后神采飞扬的小姑娘在马背上还不安分的背影,撇了撇嘴。

本就是为谢玄所布置的一切,却白白让江红妆占去了半数风光。想到这处,他暗自叹了口气,二师姐让江红妆随谢安一起,何尝是为了这些平凡的草民一睹风采?分明是给的是这条长街之外的人所看的呐!

从浩然人间仰头去看青冥天下,青冥天下,同样俯视浩然人间。都说青冥天下与浩然人间相隔天涯,其实所隔的,不过是一把刀、一柄剑而已。

李猿刀怎知,他所猜测的却是错的,昭庭楼的二师姐所想却是极其简单的,只是觉得江红妆这位小姑娘,挺好,与小师弟挺般配。

少年出昭庭,便有天下名。

李猿刀抬头望了眼长街之上的苍穹,乌云压城,秋已凉,刀也冰凉。

洛阳城长街十里,屋顶连城如云,起起伏伏又似绵延群山,望之不尽。一袭白衣飘飘的仙子正在屋顶上追随着下方长街飞驰的缇骑而行,一双赤足落于青瓦上,点水般跃起,白裙如莲般的散开,竟是丝毫的声响都未发出。

女子的御风之术极为高深,追着北镇抚司缇骑已有条长街,竟是不落分毫。比起她的御风之术,隐匿身形、蒙蔽气息的术法更加高超,所见之人,何止千数?却无一人发现他的踪迹,更连李猿刀都未察觉她的一路追随。

她是江红妆的二师姐,摇光宫三代弟子陆红拂,腰间悬剑“揽月”,揽月之侧,挂着一个铜铃儿。

陆红拂的目光放在少年谢玄的身上,双眸中光彩颇为清冷,杀机隐隐。她自是知道少年身份的,山上山下,浩然与青冥,谁不知道昭庭卫新来的小师弟?有些山上道门,早已将少年的画像放置祖师堂案头,视作未来之大敌,可现在的谢玄,仅仅不过一境,原因无他,仅“昭庭卫”三字而已。

山上道门想下山,需过了北镇抚司这道门槛的,纵观昭庭卫三百年,何曾出现过一个废物?

谢玄身后,紫衣小姑娘依然那般天真烂漫,好奇又不怯色的扭头打量着两畔的凡人们,又看向那些街头小贩贩卖的各类物什,不时的露出皓齿,朗朗笑着,那长长的马尾辫儿,飞扬着。

愿她永远这般下去就好了。

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不见山上事,不问山下愁。

“好个锦衣卫,好个昭庭卫。”她过了许久,才将目光移到李猿刀的身上,冷冷出声,隐隐杀意丝丝缕缕的溢出,化作清风剑气,萦绕青衣。

可她未曾动手,只是摸向雪腕上的一串实为方寸物的温润手珠。

若不是手腕之中那柄从武夷摇光宫清凉大殿传讯而来的飞剑,她恐怕早已提剑去了北镇抚司,把里面所谓谢礼砸在指挥使楚白的脸上,将小师妹带回七星观,此生此世,都不要和锦衣卫有任何纠葛纠缠。

里面极尽贵重的谢礼,在她的眼中,不过是锦衣卫挑选山上盟友的见面礼而已,大势将来,连锦衣卫都无法做到超然出尘了么,可纵观山上道门数百,女子修行者无数,又为何偏偏选了江红妆!

她想至这里,冰冷的出声自语,“师父,你传讯说道庙堂之内,诸多藩王皆是重利轻义之辈,唯有六扇门与锦衣卫重义而轻利,六扇门受士族而制,唯有锦衣卫最合适不过。”

“可正因如此,锦衣卫才为天下所不容呐!”

昭庭楼的三师姐纳兰若在河青镇出手,一刀光寒天下惊,为何十年不出昭庭楼的纳兰若出手?楚白杀不得?魏安君杀不得?是那个说是自囚二十年,可青冥天下谁管、又有谁去敢管的扶余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