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唱(3 / 4)

不是人家侯老师嗓子不行,人家侯宝霖侯大师的长子长孙啊,从小身边受得都是什么样子的熏陶。”

“人家是唱的太好了,一般不愿意跟我们一起掺和,掉价,不像我们年轻人,刚灌了了半瓶水就出来嘚瑟晃荡了,人家不是这样的人。”沈常乐话锋一转,立马就开始逼上梁山了。

“哦!!!”

“来一个!!!”

“侯老师来一个!!!”

侯振无奈的笑道:“嗨!您各位就听他攢噔吧,行行行,咱们今天难得这么好的日子,我给您搭个伴唱一个,不过先说好咱们可别来太难得,我知道的少。”

沈常乐道:“侯老师谦虚了,不过既然您都说了,那咱们就唱个常见的,《文王卦》怎么样???”

侯振道:“诶这行不过这《文王卦》可没准词啊?咱俩就这么拼反应呗?”

沈常乐笑道:“那必须得,您见我说相声唱曲儿哪句有准词啊?”

说罢沈常乐顺手把玉子从怀里拿了出来笑道:“刚才顺便唱两句,这个就得用点家伙了,侯老师我伴奏您先唱怎么样???”

沈常乐手中的玉子黑中泛红,包浆厚重,在灯光照射下微微反光,瞬间聚集了不少观众的眼光。

沈常乐也是笑着举了起来轻轻击打了两声并解释道:“这是我们相声唱太平歌词用的伴奏乐器,打个节奏用的,其实最开始我们老相声演员是不用这个的。”

“因为最初唱太平歌词的艺人就是用手拍着大腿唱的,后来是相声前辈恩绪在给慈禧太后演唱太平歌词的时候,慈禧嫌这种手拍大腿打节拍的动作不好看,就让李莲英截了两段竹板给恩绪用,这就是玉子的由来,最初叫“御赐”,后来慢慢因为这个谐音慢慢就传成了“玉子”

“这是高派快板儿创始人,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和相声表演艺术家,我师爷石富寛的恩师高凤山先生以前常用的一对玉子,我师父爱惜我,在我拜师仪式上赠与了我,对我来说不管是价值上还是情义上都是无价之宝。”

观众都是一阵惊讶,显然没想到小小的两块板子还有这么大的渊源。

侯振道:“那我就先起头了啊!”

沈常乐那边微微一笑,打起了拍子。

侯振:“乾坤大来日月长,开天辟地有阴阳。”

沈常乐接:“三皇五帝传流下,千古渔樵话兴亡。”

侯振道:“昔日里有了一个姜吕望,渭水河边钓文王。”

沈常乐接:“龙驹辗拉起了姜丞相,周文王为国就访忠良。

侯振道:“连拉了八百单八诸,全凭着,文王八卦算个阴阳。”

沈常乐微微一笑,从现在开始就正式开始戏肉了:“哎,算了又算,娶媳妇儿倒比这出殡的强。”

侯振道接:“哎,算了又算,帝都前清就有皇上,有皇上的时候他有娘娘。”

沈常乐道:“算了又算,五谷杂粮蚕豆大,地里的庄稼这电线杆子长。”

侯振刚唱道一半突然感觉不对了:“算了又算…………诶这不对啊!!!电线杆子哪能算庄稼吗?你秋收了割电线杆子吃啊?!!”

沈常乐一本正经道:“你就说这电线杆子,是不是比别的庄稼长就行了。”

观众呵呵轻笑。

侯振无奈道:“行吧行吧哎我算了又算,毛巾当不了这毛巾被。”

沈常乐道:“算了又算,棺材当不了这沙发床。”

侯振道:“咱们俩这纯粹废话pk…………哎我算了又算,爷儿俩说话这爹为大。”

沈常乐笑道:“算了又算,爹的名字他叫常乐。”

“我去你的吧!!!”侯振笑道。

“哈哈哈!!!”

“吁吁吁…………”

大家纷纷献上掌声,沈常乐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