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书,也是近两年才有机会离开扬州之外游历天下,对于世民兄方才所言的‘为君’和‘为政’之道,还有那‘静中求治’的治世方略倒也不好去品评。”
“只是……”
说到一半,徐子陵突然停下了,并迟疑着,脸上也出现了一丝丝的纠结,似是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说下去。
“徐兄但说无妨!”
“是啊!”
“子陵有何高见?”
看到徐子陵突然变得吞吞吐吐的,那个如仙子般的师妃暄先是和李世民对视了一眼,然后才齐齐感兴趣地问道。
“好吧!”
“其实也没甚!”
“只是……”
“小子对世民兄和师仙子方才所言,说那杨广乃昏君暴君一说,却不敢太苟同?”
沉默了一会,终于,徐子陵还是豁出去开口了。
“!!”
“这!!”
“子陵!”
“这又是为何?!”
听到徐子陵突然提起那个被天下人所不齿的昏君杨广,且似乎还有着替对方鸣不平的意思,甚至还无视自己的那治世观点,李世民再次和师妃暄对视了一眼后,才赶忙大惊失色地问道。
“说来惭愧!”
“一年半之前,在余杭东溟号上时,我和我家兄弟寇仲曾有幸和家师讨论过已故隋帝杨广的功过和是非问题。”
“在那时……”
“子陵也曾和世民兄一样,都认为杨广是个骄奢淫逸无恶不作的昏君暴君?”
“然……”
“家师却不以为然,反而还说了一番和世人完全不同的结论?”
看到两人一副自己不说就轻易不会放自己离开的样子,不得已,徐子陵想了想,只能苦笑着将当初他们的那个安妮师父转述的某个来自于‘网友’的评论给说了出来。
而其中总结起来大概就是:杨广对外三征高丽,开拓西域以打通丝绸之路;对内则命人开凿运河,在洛阳大兴土木、营造行宫并盘活经济;接着在政治上还首开科举,打算彻底消灭门阀望族对皇权的掣肘以及控制都是利国利民的千古功绩和大好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
而唯一可惜的是,杨广终究是过于小看了世家门阀和既得利益集团们的力量和他们反抗的决心。
以上那几件事情,特别是其中的征高丽、凿运河以及开科举这三件,任何一件只要办好了,或者是去慢慢做,不急于求成,其功绩只怕都是足够让杨广完成隋朝大治并成为一千古名帝,那是毫无疑问的!
只可惜……
人心不足蛇吞象,过分自信外加过分小觑了世家门阀顽固力量的杨广,在心急之下,不仅没有达到其自认为的那种种效果,反而还弄得他的大隋皇朝天下不靖、贼盗四起、民不聊生并几近二世而亡,以至于现在很是不少的人还顽固地认为其不过是一个‘无能昏庸’和‘骄奢淫逸’的暴君?
“总之!”
“我等兄弟也一直认为家师所言非虚,隋帝杨广对天下对社稷功不可没,然其败就败在小觑了门阀世家的顽固之上。”
“当今天下大乱,各大门阀世家等当难辞其咎!”
“不过,今后若是有人能结束这乱世,方才世民兄说的‘静中求治’倒也不失为治世良方。”
“毕竟该做的杨广都已经做完了,而且还是在透支了隋朝国运并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接下来,任何一人上台,即便什么也不做,也确实可以蒙承杨广的余荫,很容易就能治理好整个国家?”
“而唯一可叹的杨广,最后却不过是为他人做了嫁衣罢了。”
说完,徐子陵不禁叹了一声。
想当初,他和寇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