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毕业歌会,《庐州月》(3 / 4)

导后,徐高山进入了创作高峰期,今年出的首张专辑就取得了五十万张的销量,成为今年乐坛的最火新人。

今天的毕业歌会,徐高山有两首歌的演唱时间,李若曦有三首,孟想压轴,可以演唱五首歌。

徐高山作为今年的最火新人,被主办方安排第一个出场,作为今年毕业歌会的开场歌手。

主办方也是贼,安排徐高山第一个出场,很大原因是因为他带来的两首歌曲,一首是他专辑中的主打歌,另一首则是孟想搬运许山高的中国风代表作《庐州月》。

《庐州月》在原时空中有个比较搞怪的名字《合肥月》,名字一改,逼格瞬间下来了。

五棵松现场,当徐高山出场的时候,两万观众还比较淡定,但当舞台大屏幕显示出歌曲信息的时候,台下两万观众终于沸腾起来了。

歌曲:《庐州月》

演唱:徐高山

作词:孟想

作曲:孟想

编曲:王为民

徐高山这首歌还真了不得,一首歌就集齐了王为民师门三人的力量。

今天的徐高山,打扮跟他还是个学生时没啥两样,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上半身一袭白色衬衣,下身一条蓝色长裤,就跟个学生仔一样,台下的学生观众看了不禁油然生出一种亲切感。

颇具古风的前奏响起后,徐高山悠扬,清澈而又略带一丝慵懒的声音响了起来。

“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

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

如今灯下闲读,红袖添香

半生浮名只是虚妄

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

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阳

一缕青丝一生珍藏

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

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

月也摇晃,人也彷徨

乌蓬里传来了一曲离殇……”

徐高山的嗓音咬字方式时而绵长时而婉转,有时又带着俏皮和弹性。

他的歌声跟他的性格一样,总有种淡然,慵懒,不急不躁,不慌不忙,给人以一种舒服的感觉。

他的唱法极具个人特色,别人想要模仿都模仿不了的,喜欢他的会超级喜欢,不喜欢的则完全无感。

庆幸的是此时在座的两万观众绝大部分都很喜欢,至少不讨厌。

不过《庐州月》这首歌最出彩的是歌词,“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此句出自西汉匡衡在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的借邻舍的烛光读书,成语“凿壁偷光”说的就是这个典故。

“宿昔不梳”源自南北朝乐府诗《子夜歌宿昔不梳头》:宿夕不梳头,丝发披两肩。腕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意为女性的慵懒柔美,夜里睡觉不梳头,发丝披在两肩上。温柔得在郎君的膝上伸展,没有哪一处地方不惹人怜爱。

用在这首歌里应该暗指功名搏取前为了进取每日须发难以梳理。

不仅仅是这两句,整首歌里每句歌词几乎都有典故,如古诗词一般美好,叫人情不自禁的陷入歌词的意境里。

很快,歌曲来到高潮部分,徐高山的演唱仍然游刃有余,旋律悦耳,歌词美妙。

“庐州月光,洒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太多的伤,难诉衷肠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庐州月光,梨花雨凉

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

家乡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

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歌曲进入副歌,《庐州月》所表达的情绪终于展露端倪,歌曲集中表现了对家乡,对恋人的思念。

回想当初为了追求功名,离开家乡,离开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