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忠义改制(1 / 2)

望远镜的发明,不仅仅是军事上的一大利器,还是在科学上最重要的仪器,甚至在航海上的最主要的导航工具六分仪就是望远镜的拓展应用。

制造望远镜首先要懂得光学,不过这在物理学上属于比较简单的学问。还有就是高等数学的应用,微积分这个所有学科都需要使用到的数学核心知识。这都是制造望远镜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要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工匠,如果让他制造望远镜,那马淳必须得全程参与,进行大量的试制才有可能做出来。也许大家会说,后世那些望远镜工厂的工人也不懂光学和微积分,他们咋会做呢?

问这个问题的估计脑子缺根弦,无他,流水线工人能跟手工作坊的大师傅比吗?

马淳花了几天时间重点教了三人光学知识,然后详细的把图纸上各部分内容解释给三人。学了新知识又领到新制造任务,三人心满意足回到了自己的化工坊,开始了新玩具的制作。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转眼又到了早稻收割的时节。

这半年在忠义县百姓的努力下,县城区域得到了极大的开拓,连同海边疍家居住的渔村,整个县里八千多户百姓都住进了崭新的住房。

一片片红砖黑瓦的小院子组成一个个居民坊,城里的百姓们白天在各个作坊干活,晚上回到自己的小院子里居住。

开荒耕种的百姓一般五十户人家组成一个屯,把家安置在所属的田野边,便于每日下地干活。

这一年半来,整个忠义县开辟了差不多十几万亩的荒地,各个行业也已经基本都步上了正轨,就像后世五十年代拥有农场的大型工矿企业。

马淳知道,合作社模式的大集体劳作已经到了尽头,再运用军事化集中管理模式就会产生许多弊端,吃大锅饭的现象很快就会出现,所以分田到户的条件终于可以真正的实现了。

大集体大合作社的模式只有在极度缺乏劳动工具,只有抱团合作生产才能生存下去的情况下的临时应对的管理方式。等到了生产资料以及劳动成果丰富之后,肯定适应不了未来的发展。

《资本论》上面就明确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它们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过来作用于生产力。

也就是说当生产力不够的时候,大集体大合作社的模式是当前最合适的生产关系的体现。而当生产力提高,整个忠义县开始富裕了,那么大集体大合作社就不适应了,必须做出更进一步的改变。

人生来就是有占有欲的,大同世界只是一个想象出来的理想社会,到了眼前的时候,就是整个忠义县大力发展商业社会,市场经济的最好时机。

分产到户,工坊承包,甚至发展个私经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引导百姓努力生产,发家致富才是忠义县县寺目前要做的事情。

只有形成了良性的发展环境,产能更好的引导百姓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实现整体向上的富裕社会。

五月底六月初,马淳最后一次号召全体百姓抢收夏粮。不得不说崖洲岛确实是一个肥沃的世外桃源,这一年半来几乎都处在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里。在雨季开始前的半个月,夏粮安全收割,晒干入库,共收获了十五万石早稻。

这十五万石早稻的收获,不仅意味着整个忠义县不再受粮荒的威胁,还可以解放出大量的人手进行其它行业的建设。

在六月中旬的全县丰收宴上,马淳表彰了这半年来兢兢业业为县寺建设做出贡献的官吏百姓,还做出了一系列改变全县百姓命运的决定。

他首先将全县农田按照功劳、等级、家庭人口等因素全部分配给全县八千一百多户官吏百姓。他结合唐朝以及后世的经验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