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新年的目标(1 / 2)

朝廷的封赏旨意很快就送到了朱崖郡郡府和忠义县县寺里。刚接到旨意,马淳便感慨陆胤、陆才这对主仆不愧是老于官场的老油条,无比准确的预料到朝廷的反应。

旨意当中不但对一应官员封赏有加,加官的印绶成箱的送到朱崖郡各个官员手里,还免了包括忠义县在内的朱崖郡全郡三年的赋税。不得不说陆胤的操作水平远高于马淳这些年轻的官场新手,让马淳打心眼里佩服这些世家豪族底蕴深厚,对于官场运作比自己高的不是一点点,简直有五六层楼那么高。

虽然旨意中还有让他上交掌心雷和它的制作方法,但是降低配置,让它成为既能爆出巨大声响,又没有多少杀伤力的大炮仗,这是马淳拿手的好戏。

当然了,这些改动他不会告诉陆胤,而陆胤对这个也不感兴趣。对于陆胤来说,只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在朱崖郡多任几年太守。等捞够了钱,再想办法升到朝廷,担任个清贵的职位,到时候自己有钱有地位,人生就圆满了。

崖洲岛平定了,郡府之中因为这次的战事,府君陆胤不但封了关内侯,虽然还不算正式的侯爵,但是他在朱崖郡地位稳如泰山。而且进位为安南将军,名义上拥有了征伐不臣的权力。其他郡府官吏都因为此战有功,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

就连陆才也因功被封为五大夫的爵位,虽然只是虚职,但被解除了奴籍,成了真正的体制内官员,将来稍微运作一下,得个实缺也不是不可能。

因为这个原因,马淳的忠义县在郡中名声是非常好,只要忠义县提出来的公务要求,郡府是无不应允。马淳也不亏待郡府上下,该给的好处一样不少。这样一来,郡府更加不会干涉马淳在崖洲岛的所作所为,甘愿成为马淳的保护伞。大家一起齐心合力共同发财,比什么都香。

忠义县年供百万粮食的目标因为战事,又能够延后三年,这对马淳来说,简直是天大之喜,比他受封偏将军还要开心。

有了这三年时间,马淳就能夯实基础,将整个崖洲岛全面开发起来。按后世统计,整个岛内可耕面积达五百万亩。即便不算山区梯田,只论沿海冲积平原,也在三百万亩以上。这还是按照后世一亩667平米来算的,要是按照东吴小亩计量,就是七百万亩以上了。

这些粮田除去水土不太肥沃的地区,能够保证一年三熟的耕地至少在吴制五百万亩左右。按亩产最低四石计算,三年后每年县寺可征收粮食两百万石。这么多的粮食即便是上缴朝廷一半,也足够忠义县一年所食用。更何况县里只征收一成粮食作为赋税,还有多达九成一千八百万石的粮食储藏在百姓家中,成为百姓改善生活的硬通货。

古话说得好,手里有粮心中不慌。马淳即便将去年一年的粮食结余都投入到赈济黎人,开垦荒地,恢复生产当中,也能很快得到回报。

怀着对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忠义县的军民跨入了来到崖洲岛的第三年。赤乌三年(公元241年)在热热闹闹的新年庆功会中悄然到来。

马淳照例在庆功会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所有有功之人进行了奖励,并且对未来一年的工作做了新的规划。

马淳认为,新的一年依然是农业生产为主的一年,新增耕种土地达到一百万亩,三年内实现耕种面积超五百万亩的目标。

在工业上,年产生铁在今年的十万斤基础上增加一倍,炼钢五千斤。开采黄金一千斤,铜五千斤。熬制鲸油百万斤,在充分满足县里百姓需求的基础上加大销售量,让人鱼烛成为忠义县对外销售的主要特产。

其他的诸如三合土、玻璃以及肥皂、化肥、铁制工农器具等产品普及到普通百姓家中。

文化教育普及到所有百姓村落,实现适龄儿童全员接受教育。设立中小学以选拔人才,今后县寺征召官吏皆出于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