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秀英山游记(上)(1 / 2)

吴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四月,时隔七年,马淳终于又迎来了自己第二个儿子马桢。

马淳并不近女色,如今三十五岁尚只有两位夫人。所以他的子嗣不旺,这么多年也只有一子一女。这件事情一直以来让崖洲文武焦心不已。

要知道这个时代幼儿健康成长的概率非常小,即便是医疗相对发达的崖洲,幼儿成长率也仅仅只有六成多。所幸马淳懂得很多后世健康保养方法,世子马延生的虎头虎脑很是强健,从小就没病没灾,让部下们稍稍安心。

不过他子嗣少,总归不是件好事。以石峡里周二为首的那些老人仗着长辈身份,时常在甘莘、彭玉二位夫人那里进言,要求马淳多纳妾室,多生子女,以确保崖洲政局稳定。

搞得二位夫人也神经兮兮,居然真的给马淳去张罗此事。好在马淳头脑情形,断然加以阻止。

他心里很明白,儿子多了一样不是什么好事情,皇室诸子夺位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只要悉心培养下一代,以质取胜,远比大量生儿子,野蛮培养,再从这些儿子当中挑一个相对优秀的出来继承大位要先进的多。

前世他就已经因为没有好好陪伴妻儿,导致妻离子散,一儿一女对他形同陌路。如今重来一回,他又如何能重蹈覆辙?

所以他是决计不会为了多生子女而再纳妾室的,反而更加着意陪伴妻子儿女。这两年几乎除了政事,天天陪伴夫人,教导儿女。反而二夫人彭玉年过三旬又珠胎暗结,于这年四月,给马淳生了个八斤多重的白胖小子。

马淳异常开心,给他取名为桢,意为国之栋梁。

恰闻竹林七贤之阮籍叔侄、刘伶还有蜀中名士谯周三子和学生陈寿游历崖洲,马淳便邀请他们一同游览琼山城西秀英山。

秀英山位于城西五里的海岸线上,山势不高,海拔约莫五十余丈。不过地势险要,俯瞰整个琼州海峡。所以马淳令人在此建立了一座炮台,扼守整个海峡。

众人登高远眺,但见碧波万里,远处帆影点点,眼皮底下的琼山港船帆林立,各种船只进进出出,一片繁忙景象。

阮籍感叹道:“在下常听说孔子言三代之治,以为乃先贤推论上古之世,实为虚幻。今日见越公治下官吏清明市集繁茂,且百姓面容祥和,不见面有菜色之人。方知圣人所言非虚,世上真有三代之治。”

马淳笑笑,作为后世深受金老先生武侠小说影响的他,大名鼎鼎的《广陵散》是被他当做神曲一样心向往之。而《广陵散》的最后一个传人嵇康更是让他久欲一见的人物。

因为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所以七贤的名头在马淳心中其实在眼下这个时代当中比什么司马昭、姜维这些人更响亮,更想见一见。

何况后世混了半辈子商场,每逢应酬,总会希望自己像酒神刘伶一样千杯不醉。今天看到自己除了诸葛亮以外又一个偶像人物,自然是放低姿态刻意结交。

当然了,阮籍不但是开创魏晋南北朝玄学之风的先驱,还是五言诗的鼻祖之一,给后世诗词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都是马淳爱好领域当中鼎鼎大名的人物。

“传言嗣宗先生性情孤僻,伯伦先生傲视王侯,我在见几位先生之前可是惴惴不安下了不少功夫,想不到嗣宗先生不以淳为化外野人,褒词赞扬,淳真是不胜之喜。”

阮籍一怔,与刘伶相顾一眼,心中很是诧异马淳如此低的姿态。要知道如今天下可称四国并立,越国虽然地处边远,可无论从经济还是军事实力,早已远超其余三国。

若论地位,魏蜀吴三国虽然早已称帝几代,而马淳只是区区公爵,连王都不是,但虽敢在此人面前称尊?

传言当中,此人文治武功冠盖天下。以区区十九岁之龄率千人南下崖洲荒岛,建立如今地方万里的雄国基业。在战场上更是所向披靡,从无败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