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毕业典礼(1 / 2)

清晨,一场小雨过后,琼山城在阳光照耀下更加巍峨壮阔,宛如画中仙境。

位于城南观澜湖畔的琼山第一中学门口却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一队队穿着整齐合一校服的少男少女从城中各处汇集而来。

今天是琼山五所中学三年级学生毕业日,因为越公马淳要做毕业致辞,所以把这五所中学毕业生都集中到校区面积最大的第一中学里来。

据坊间传闻,越公不仅会在毕业典礼上致辞,还会授予这届学生中最优秀的十位毕业生每人一套他亲自编撰的著作《天理》。

这套书自从开始编撰,便受到越国各层人士的关注。不仅很多参与编撰的名士学者称之为天下奇书,就连有幸见过书稿的那些朝中大臣也私下里透露,只要融汇贯通这套著作,便能学贯古今,出将入相也不在话下。

这种神乎其神的传说,让毕业生们更加兴奋雀跃。特别是那些平时品学兼优,在各自学校中出类拔萃的学生,更加面色潮红、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进入学校典礼现场,期盼自己的名字从那个伟大的男人嘴里读出来,然后亲手从他手里接过这套天下奇书。

“子隐,你不是号称连蛟龙、猛虎都搏杀过吗?怎地今日也紧张的如此坐立不安?”队列中一个清瘦白皙少年问身边那个魁梧黑脸少年。

“巨先,你莫要笑我,你看看你,束发木簪都歪了。”魁梧黑脸少年子隐瞪着大眼指着清瘦白皙少年说道。

“啊?是吗?快帮我正一下簪子。”

“骗你的,没歪,嘿嘿!”子隐大眼一转,狡黠的笑道。

“你这家伙,就爱虚言诓人。”白皙少年巨先嗔道,转而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有些焦躁的叹道:“唉,不知道你我能不能得到那部奇书《天理》?”

“是啊,”子隐也感觉到了巨先的焦躁:“你我都是外州来此求学,虽然考核成绩被列为优等,不过终究没有落籍越国,越公怎会将奇书授予我等外人。”

“大吴衰微,越国强盛,虽然名义上越国仍属大吴,只是你我在此求学数年,当知以越代吴之势必不可免。越公岂会将我等放走北归,为大吴培养人才?”

“巨先,你就不考虑落籍越国?”子隐问道。

“你不也没想落籍吗?子隐,你是大吴名将子鱼公之子,世受皇恩。我襄阳张氏虽没有你周氏显赫,却也是广有土地,家父常为府君座上宾客,怎敢弃吴而就越。”

子隐微微摇头:“我是想要落籍越国的,反正先父故去多年,家中父老又厌我顽劣,没了我反而少去一害。只是阿母还在阳羡,既然已经学成毕业,就该回去侍奉阿母,故此不敢落籍。”

二人正在窃窃私语,被维持秩序的老师发现,大声喝骂:“周处、张悌,开什么小差,轮到我们进场了!”

二人被老师呵斥,赶紧闭嘴,跟着同学们迈着整齐的队伍进入典礼会场。

会场设在一中礼堂,宽敞的礼堂里已经坐满了各校毕业生。周、张二人所在的五中最后进场,在一中维持秩序的老师指挥下,来到预定地点,按照自己的学号坐在一张张小行军椅上。

辰时一到,越公马淳和一干越学院教授、博士和各部衙门主官在一中校长和老师的陪同下进入会场主席台就坐。

按照以往规律,中学毕业生在典礼之后会根据各自学科成绩,或进入越学院各专业院系深造,或直接分配到各部衙门实习,成为储备官吏。还有一部分不愿意继续深造,也不愿意进入官场的毕业生,或者是勉强毕业,进入不了上述两个地方的学员,就会流入社会,被各种工坊、商号所聘请。

至少这些在学校里就读十年的学生娃,无论从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来说,绝对是各家工坊、商号要哄抢的人才。

越国教育体系如今分成两类,一类是按照正常七年制义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