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系统3.0(3 / 5)

是首屈一指的电影周刊《光影》上面的一篇文章:《你真的看懂《西游降魔篇》了吗?》

它是由著名影评人“弹指间”撰写的,此人在影坛的地位,就相当于李欢在歌坛的地位。

“《西游降魔篇》降的不是魔,而是人,或是人性!”

“是谁把救起落水儿童的好人打死后抛尸河中,以致怨气不散,化为吃人的鱼妖?又是谁把疼爱妻子的好男人变成无恶不作的猪刚鬣?是‘人’,也只有‘人’!”

“看似降妖除魔的驱魔人,却是利益所驱使。对妖命还是人命,于驱魔人而言都无关痛痒。除了自相残杀外,还滋生开头滥竽充数,欺骗村民的道长,他们也是‘人’!”

“哪怕是女主角段小姐,你只能说她非恶,但一定不善,毕竟在人吃人的世界,善人是无法存活的。”

“全剧唯一的善人,或许只有主角玄奘,因为只有这一个角色,深深地刺痛了我。是什么样的信念,才能让手无寸铁的他拿着一本《儿歌三百首》就去降妖除魔?”

“可是为了人类的幸福敢舍身取义,敢放弃爱情与生命的玄奘,就算求得“真经”,就能改变人心吗?对不起,不能。”

“人世间真的有妖魔吗?如果有,那也是‘人’变的!看看我们,一边创造一边毁灭;一边善良一边残忍。人类统治着世界,世界也统治着人类。降魔容易,降人难。”

“《西游降魔篇》讲述着痛苦的故事,却偏偏还是一部喜剧爱情片,这恰巧也是立意最巧妙的地方。人类还活着,是因为我们还有快乐;生命还在延续,是因为我们有爱情。”

......

2月17日,星期四,《西游降魔篇》票房再次上扬,突破三亿;2月18日周末,三亿五千万;2月19日,再次回到第一天的五亿;2月20日,票房所有回跌,但也有四亿两千万。

天马网上,共有220万影迷给《西游降魔篇》打分,评分跌到了7.1分,但是热度,却雄居榜首。

“吴承恩做梦也没想到五百年后,自己写的《西游记》会被以电影的方式这样颠覆,它没有去探讨英雄主义和舍己主义,而是去描写‘人性’。”

“这是我看到最贴切原著的孙猴子。”

“岂止孙猴子,沙僧不真实吗?原著中沙僧脖子上的项链,可是由九十九个人头骨串成,电视剧是什么鬼?纯粹一个憨厚大叔。”

“玄奘在车里跳舞那段,简直把我肚皮笑爆了!”

“影片开始那恐怖惊悚的感觉,就是对妖怪本身恐怖一面的写实性刻画,还有对妖魔内心扭曲的体现。”

“好笑是好笑,感觉有点强行搞笑,有点尬。”

“《西游降魔篇》如同《黎巴风云》,爱情总是突出其来,看上去,许文浩不擅长于写情。”

......

这一个星期,《西游降魔篇》起起伏伏,外界的评论也是好坏参半,但是钱没少赚。

哪怕因为赶时间,原来两亿的预算超了五千万,可是这一个星期票房就拿了25亿,甚至超过了《黎巴风云》这半个月在国内的票房。

而且,乌来好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的“狐狸电影公司”,以保底1亿美金,超过按收益5结算的标价,拿走了《西游降魔篇》的海外发行权。他们的本意,当然不是要去了解华夏神话,而是觉得如此华丽的特效,一定能吸引更多挑剔的影迷。

当然,许文浩对于这些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他最兴奋的还是情绪值的收割。他为此还专门去电影院,根据情绪值涨幅来看哪些镜头,最能让观众感觉到“骚”。

结果测试出来,一共有六处地方贡献的情绪值比较多:

第一是鱼妖搁浅在木板上时,众人为了将鱼妖弄上岸,纷纷前赴后继跳下去,结果重量不够,纷纷被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