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老爹还对陈大有不讲情面执意量自家的地心从怨念,现如今老爹每次从老家带东西都会特意给陈大有捎一份,嘱咐黄超一定要将这份人情带到。能有如此大态度的转变,还不是因为陈大有现在是儿子的顶头上司?巴望着人家能多照顾一下自家儿子。
读师范大学的时候,黄超并没有对自己的仕途抱多大期望,就想着先老老实实教上几年书,然后在那个县衙或者是镇衙混个官差吃上朝廷饭,给自己家里找回些损失。但来了辽南到了红嘴堡当了镇令后,他的心就大了。貌似自己还能多进步一些?起码也得当个从七品的知镇才行。后来兼职知镇王大宝调到复州做正七品复州刑事局长他接了知镇的位置后,他想当大官的心思就更重了。现在的黄超不想别的,就想着尽快将自己头上的这个从字给去了,靠着老同学的照顾能成为县令或者是知县。
成为正七品官员做一县之长,在黄超心中是有不一样份量的。因为在他的思维里,做这个职位的官才是正经在做官,哪怕是只当一任就让他回家卖红薯他都愿意。人生的际遇真是了不得,像他这样读书没有天分的乡间土财主之子,谁能想到、有着一日能确确实实的踏上仕途?
为了让自己的仕途踏的更稳,老同学陈大有的关系绝对要维护好,哪怕是这次没有升职,他也得将活给人干漂亮。金州去年升府,陈大有顺势成了从五品的知府,今年更进了一步品级升为了正五品。按这老兄升职的速度,成为封疆大吏完全有可能,甚至以他的资历和人脉关系进入中枢都不会让人意外。以前老说进士出身的人是天下门生,可陈大有这种首届天子直管的监贡生,平常聊天的时候,话里话外都有些看不上进士出生的人,在他们看来只有前几届的将校堂和监贡生,才有资格将天子称为校长。
对于老同学的际遇,黄超哪叫一个羡慕嫉妒恨。那时候入监要多容易有多容易,即使是自己家硬凑也能凑起那个钱。问题是当初的自己家,哪有那个意识?现在、只有抱紧人家大腿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