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舰船的参数共享给自己的坑爹队友。
死亡之戟舰长400余米,算是正常体型的巡洋舰。
不过相较于维格尔战舰传统的狭长造型,死亡之戟采用“山”型船体,造型从单一矛头变成了有三个矛头的三叉戟,看起来要宽了不少。
这样独特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其功能性。
一是能在船身上加装更多的转向引擎和火力点,方便在混战中保持灵活的姿态和充沛的拦截火力;
二是为了更大的船内空间,用来搭载更多的维格尔拦截机、登陆舰和陆战队。
维格尔主力舰是纯粹的火力船只,机库很小,一般也不管登陆的事。
为了分担航母的压力,每艘死亡之戟都会额外搭载一个中队的长枪式拦截机以及8艘强袭登陆艇。
之前夺取寻觅者号的登陆艇就是从死亡之戟巡洋舰上面起飞的。
至于独角型驱逐舰,这就是一种量产型的炮舰了,配有更灵活的小型激光炮以及两座重型导弹发射器,主职防空、反护卫舰和扫雷。
可以说,这两型舰船的配合,足以应对联合舰队在陨石带中的布置。
无论是对方想要依靠陨石带中的混战,还是制造陷阱,维格尔分舰队都能以钳形攻势扼住敌人的喉咙,然后让后方的主力舰队来进行最后一击。
更重要的是,马坎派来的舰队体型相对更小。
你们帝国舰队不是喜欢躲在陨石带后面吗,那这两支突击舰队就穿过陨石带,躲在陨石带中向你们攻击!
当然了,
巡洋舰这种体型不可能深入太多,但只要在边缘活动就足以用经过的陨石当做掩体了。
维格尔人来势汹汹,联合舰队被迫迎战。
只见剩余的帝国主力舰开始不停释放出钛战机,同时巡洋舰和驱逐舰也跟着向陨石带靠拢,绝不能让维格尔人舒舒服服的占据陨石带的有利位置。
另一边,
划了半天水的天际星舰队也终于有了动静,跟随主力舰的驱护舰队跟着帝国编队向陨石带靠拢,同时为数不多的维京战机从巨兽级上面起飞,一同加入了即将到来的混战。
双方在陨石带中投入的兵力维格尔人更占优势,因为他们巡洋舰和驱逐舰是联合舰队的3倍,释放出的战机也是钛机群的两倍,维京战机太少以至于都没被对方放在眼里。
差距巨大!
好在维格尔人是兵分两路进攻,帝国这边孤注一掷,只迎战一边,所以还有得打。
双方借助陨石带边缘浮动的陨石作掩护,朝对方快速机动,彼此间距离不断拉近。
战机梯队速度最快,于是十几分钟后交战开始,铺天盖地的战机交织在一起,眼花缭乱的穿梭在稀疏的陨石之间。
帝国和维格尔人都投入了上千架战机,所以交战开始后发光的尾焰和交织的火舌看起来十分绚烂,每分每秒都有战机中弹爆炸。
地球人的维京战机只有两百多架,点缀在里面就不怎么起眼了。
然而让双方都没想到的是,
无论是战机性能,还是飞行员素质,不仅没有落后,竟还隐隐领先了双方空战主力一些。
战机性能领先倒是意料之中,毕竟维京是重型战机,而那两家是轻型战机。
但这最核心的驾驶员是怎么比帝国和维格尔人还强的?
他们自然不知道地球人在太空坟场经历了瓦鸠拉虫族的洗礼,此刻上千架钛战机造成的杀伤竟还不如200架维京来的多。
尽管维京使用的是相对落后的动能火神机炮,但大家在陨石带本就飞不快,火神炮的恐怖弹幕更是能弥补准度的不足。
配备了曳光穿甲弹的火神炮在宇宙中无声咆孝着, 火线密集交织在一起,凡是中途扫到的长矛拦截机都免不了四分五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