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买不到。”爱因斯坦笑道。
“您呢,特斯拉先生。”
“我的研究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落后很多了,做为一个电工,这里显然不需要我修电线。”特斯拉自嘲道。
顿了顿他道,“只要那头细齿熊守在这附近,我们的计划就会受到阻碍,我们需要买一些武器。”
起源基地倒是有一些枪,不过不同于第四层的起源实验室,那里因为有很多重要的仪器,所以有环境维持系统,大多仪器维护的不错。
但是放置在二层的枪械就不一样了,已经被基地内的湿度腐蚀,估计就算有子弹就算能开不炸膛就不错了,维修等于重做。
不过以太粒子倒是可以对其进行翻新,不过需要找到枪械的设计图,亦或者找一个对枪械极为了解的研究员,而且子弹问题也需要解决,外壳材料倒是有办法,就是火药的制备需要花费一些精力。
临城尴尬的笑了笑,“您太看的起我了,我的国家没办法用合法渠道购买武器,我显然也没办法去国外买枪,那需要一些麻烦的手续。”
“你可以试试去二战战场上捡枪。”特斯拉调侃道,“运气好,说不定可以捡辆坦克回来。”
门捷列夫抬眉,“二战?”
特斯拉颔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比一战规模大好几倍,波及欧洲,亚洲,非洲,太平洋地区,源自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内外矛盾,以及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形成。”
“死去了很多人啊。”爱因斯坦目光深邃,“好在,最终还是获得了胜利。”
门捷列夫略显凝重的颔首,他死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不知晓战争的惨烈。
在场的科学家表情都不太好,这是一个沉重的问题。
在场的几人都是反战人士,就单以爱因斯坦举例,1914年4月,爱因斯坦接受德国科学界的邀请,迁居到柏林。8月,即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他虽身居战争的发源地。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
9月,爱因斯坦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成员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转入地下的情况下,爱因斯坦仍坚决参加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
10月,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zy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
在“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
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了,而同时他却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宣布:“欧洲必须联合起来保护它的土地、人民和文化”,要开展“声势浩大的欧洲统一运动”,这份宣言在洪堡大学教职员工中传阅甚广,签名者却只有四人。
然而,人类唯一的历史教训就是忘记了历史的教训。不满十年,nazi席卷德国,德国学者集体严重脑震荡,忘却前朝旧事再次紧跟“元首”。
当爱因斯坦挺身反击nazi时,许多科学家居然认为他“过激”,那时连劳鹤都对爱因斯坦说:“想成为nazi的人毕竟是少数。”
1933年3月10日,刚刚奉还德国国籍的爱因斯坦在美国宣布:“只要我还可以选择,我将只在具有政治自由、宽容和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国家停留……德国目前不具备这些条件!”
听着几人讨论二战,普朗克苦笑了一下,nazi横行德国,荼毒欧洲,他们这些沉默怯懦的德国知识分子难辞其咎。
爱因斯坦似乎察觉到了身侧这个多年友人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