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年中,恐怕都看不到他驾崩的可能性。
而韩甫岳将军此时已经三十九岁了。
论寿命,恐怕不论是李浩还是韩甫岳,都活不过这位皇帝。
虽说就这样隐姓埋名、度过一生也算是个善终,但对于一心渴望收复旧地、报仇雪恨的韩甫岳将军来说,这样蹉跎一生,恐怕相比于冤死狱中,也并没有太多本质的区别。
然而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李浩却露出了一个笑容,然后摇了摇头。
“韩将军若是这么想,那就错了。
“十年之内,将军还有再起的机会。”
这次,韩甫岳将军是真的震惊了。
十年之内有再起的机会?
这怎么可能?
其实早在退兵的时候,韩甫岳将军就知道这次痛失良机,以后再想伐金,可就难了。
毕竟时移世易,多年之后兵源、粮饷、战机等等都会发生变化,那时候的事情,谁都不好说。
所以他才会喊出“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这样痛心疾首的话语。
可若是十年后,他真的能复起抗金,总也比再无机会要好得多吧?
没有兵源,他可以练兵;没有粮饷,他可以想办法去筹措;没有战机,那就自己去寻觅战机、制造战机。
毕竟一代神将的意思,就是什么都可以自己做。
只要他有这个北伐的机会,那么凭借着他韩甫岳将军的赫赫威名,凭借着他在南北两地的巨大声望,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真正问题在于,这个北伐的机会从哪里来?
和议已成,未来的二三十年,皇帝都不会支持北伐。更何况,他韩甫岳将军此时已经是名义上的死人一个,又凭什么再复起成为前军大将?
楚歌自信地一笑。
在这一点上,他可以非常骄傲地说,自己确实比韩甫岳将军看得更清楚。
毕竟,他知道从今往后的历史,对于这些已经盖棺定论的历史人物,也看得更加清楚。
“当今的这位官家,确实是身体康健,活到八十岁不成问题。
“而且,他也确实是不想再跟金人发生战事。
“从这一点来看,韩将军你要复起的几率确实很低。
“但是……
“金人并不这么想。”
韩甫岳将军的眼前一亮,静静地等待着后文。
楚歌继续说道:“齐金两国的和议,对齐朝而言是偏安,但对金人来说却是休战。
“未来二十年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其实并不难猜测。
“齐朝将会随着一代名将的陨落而武备废弛,韩将军你练出的精兵将日渐蹉跎,解甲归田。然而,金人却会厉兵秣马,日夜谋划。
“而到时,他们的目标就不再只是打草谷,而是要灭掉齐朝!
“而此时的官家到了那个时候,也已经五十多岁了。
“官家没有生育能力,所以他不会从太宗一系选,而是会从太祖一系选一位皇子,来继承皇位。
“到时候金人大兵压境,这位官家多半会禅位之后,就一走了之。
“而这位新君的人选,其实我已经大致确定了。他自五岁起就养在宫中,为人忠孝仁义,此时已经十五岁了。而他对于韩将军你,是极为欣赏和倚重的。
“等这位新君即位,韩将军又何愁不能再起?”
楚歌的这番话当然并不是他的凭空臆想。
真实的历史,就是这样的。
在和议之后的二十年,完颜海陵撕毁和议攻击齐朝,齐朝守军一触即溃,金人直接打到了长江边上。
如果不是开了挂,天降猛男赵彬甫,在牛渚之战打赢了金人,以至于完颜海陵的军队哗变,恐怕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