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被打怕了。竟然都没有察觉到了大津军的全线后撤!即便重新占了幽州城,也因为害怕是玄素清的诱敌之计,而不敢再向南多走一步,更不要说出兵追击了。
玄素清的大军在退出了北直隶后,很快便与赶来会合的杜恺碰了面。都是刚刚历经大战的两人,在相见后并没悲苦中的大声抱怨,也没有对于定计南归的质问,有的只是彼此面色凝重的抱拳致意。
和素清的心绪一样,杜恺的内心也很是复杂。他当然牵挂着还留在太陵城中的代晴,可是另一边,他也放不下那么多牺牲在连川港内外的英灵!就这样抛下他们,南撤回头去救自己的妻儿,这似乎不是一个将军该做的事!因此,杜恺从内心之中感激着他的主帅玄素清,是他的将令让杜恺不必自责,然而,杜恺当然也能理解玄素清的内心此刻正承受着怎么样的沉重!
离着长江还有两日的路程,大津朝的北伐军终于重新合成了一股,还有一路程仲兴的偏师,素清让其撤回了岳阳城。将官们神情凝重又都心急如焚,杜恺跟在玄素清身边一样的快马加鞭,全然顾不上身上的伤。一路行军,素清不断喊停大军的脚步,因此,即便是大军不顾日夜的狂奔,但终归是走一段休息一段,最大程度的保存了将士们身上的气力!
杜恺却多次请命要领着所部兵马当先锋,这样好跑在全军前头,虽然玄素清告诉他,代晴应该跟凌萱一起都上了焦山,可是只要是一日没有赶到代晴身边,杜恺便一日放不下心来,此刻还身在北境的他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回太陵城中的安州总兵府。然而,素清拒绝了杜恺的请命,原因也很简单,他不能让自己的队伍完全被焦虑控制住,那是比强敌还可怕的一种军心的动摇,全凭义愤的拼斗,那是轻率的把性命捆在刀尖上的蛮干。况且,行军多日也没有一点南边的消息,大军过江之后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形?是否叛军占了太陵城?咸嘉帝是否平安?等等一系列没有答案的迷题,还要等着这支疲惫的大军去一一破解呢!所以一切不能盲目冒进,必须以稳妥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