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有人通风报信(2 / 3)

省委一秘 西风烈马 3262 字 2023-11-01

记,这个龙海,盯了有段时间了。可是,他们就像长了眼睛长了耳朵一样,我去的时候,人还没到,他们就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环保设备都启动起来,排出的水也是合格的,怎么查?”

吴蔚觉得,他在找借口,但他不能明白地说出来。沉吟片刻,眉毛一挑,吴蔚道:“你的意思,是说有人通风报信?”

孔祥兵马上答道:“肯定有人通风报信。到底是谁,我不是没查过,一直没查出来。原来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大车百辆的去了,到那儿根本抓不住人家的把柄。这种事儿,提上裤子不认账的事多去了。”

他说的这种情况,吴蔚相信肯定有。不过,孔祥兵把这话说的太绝对了。如果保密工作做得好,怎么可能再有人通风报信?

他不能批评孔祥兵,只好让他回去了。

楼上,杨卫东办公室。看到孔祥兵上了车,杨卫东的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这种事情,他杨卫东见的多了。吴蔚出兵不利,肯定会学乖的。——他想错了,对面楼的吴蔚,也站在窗前,看着高大的梧桐树,他就不信,他抓不住这些企业破坏环境的把柄!

杨卫东翻开手里的手机,点开尤金池的号码。

“金池,事情已经过去了?”

“过去了,过去了……这家伙要是真查出来,还带了记者,肯定有我们好看的!”

“记着,让你辖区内的少惹点麻烦。别往枪口上撞!这种事儿,闹得大了,别说我,乔书记也兜不住。告诉九熙,让他把设备开开,差多少钱的勾当?被人抓了把柄,打点倒行,被吊销许可不就全完了吗!眼下的形势还看不出来啊?收敛点儿!”

“是!是!我一定告诉他。今天晚上安排了一桌儿,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我去接你。”虽然没在杨卫东面前,但尤金池仍然表现出一副点头哈腰的奴才相。

杨九熙是杨卫东的堂弟,是龙海染织的老板。在泉城,鲜有人知道二人的关系。尤金池就是其中一个。

作为杨卫东圈内的人,尤金池清楚杨九熙在这个圈子里的重要性。虽然干的是染织企业,但市政工程杨九熙也没少插手。明里暗里,杨卫东在其中参与了多少,尤金池心里明明白白的。

吴蔚到泉东,马上组织召开了一个专题会议,传达并部署环境整治的工作。

泉东大大小小的炼铁厂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难啃的骨头。表面上看这些小企业不大,要是翻出幕后出资人来,个个后面站着一个科级以上领导。

前些年,钢铁形势好的时候,心眼活泛的大小老板们遍地开花,这里建炉那里开矿,把个泉东搞得乌烟瘴气。后奥运时代,钢铁疲软,倒了一批。现在又有回暖迹象,一些人又跃跃欲试,想要大干一场,赔了的,想再捞回来;没赔的,想再重回盆满钵满的时代。

栗明珠在会上说道:“眼下,泉东关停这些小型污染企业的难度不是特别大。掐住了头儿,后面的就好说了。县里大大小小的企业加在一起有50多家,都掌握着名单。这些企业,我看不能让乡镇去做工作,乡镇没有执法权,容易出问题。也跟市里一样,成立一个综合执法大队吧。人员就从纪委、两办、公安、环保、国土等部门出。”

“这个主意不错。如果不联合执法,恐怕不容易取得成效。不单是炼铁的,还有开矿的,该取缔的取缔,该关停的关停。这些企业,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泉东的产业,现在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单靠市场的自然淘汰,那样付出的代价太大。这次是个好机会,可以重新布局县内产业!”

孟昭东是最清楚这里面的事情的。大大小小的上访,不管是群体的还是个人的,都特别棘手。有的人,从钢铁行业乱相丛生的时代中得利,钱来得太快,完全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钱来得容易,去的也特别快。有些农民有了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