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想要在平夷县落脚的愿望,就会落空。
鱼禾和漕少游攀谈过后,仔细打量起了平夷县城池。
鱼禾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的观察一座两千多年前的古城,所以打量的很仔细。
平夷县城池内的街道,是用熟土垫成的,约有一丈宽,街道两旁有不少挂着幌子的店铺。
大多数是土木、石头垒起的,只有少数是纯木制的小楼。
街道上行人并不多,三三两两、零零碎碎的。
街道两旁的店铺打开着门户,但是进出的客人并不多。
只有食肆和春楼的客人比较多。
鱼禾一行带着二十多匹马在街道上穿行,十分引人注目。
街道两旁的行人,纷纷驻足观看。
店铺里偶尔也有人探出脑袋,仔细的打量着鱼禾一行。
鱼禾在平夷县城内行了一半,找了一个相对热闹的食肆,勒马停下。
食肆里面很热闹,听说是县外的山民捕获了一头黑熊,被食肆的主人高价买下。
食肆的主人光邀平夷县的老饕,到他店里品尝贵人们才能吃到的熊肉。
鱼禾听到有熊肉吃,生出了几分兴趣,就选择在食肆落脚。
食肆的主人是一个四旬上下的汉子,留着一副长须,穿着简单的襦衣,笑起来的时候眯着眼,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个奸商。
他见到鱼禾一行在自己食肆门口停下脚步以后,脸上流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他仔细观察过,鱼禾一行有六人、二十多匹马。
人吃马嚼下来,一顿可得花不少钱。
平夷县县城,可不必长安等繁华的地方。
往日里街道上的行人并不到,客人也少之又少。
唯有过节的时候,或者是每一旬赶集市的时候,才会热闹起来。
所以鱼禾一行在他食肆落脚,那绝对是一桩大生意。
虽说他食肆里的客人已经很多了,可做生意的,哪有嫌弃客人多的道理?
“几位,有什么吩咐?”
食肆的主人在鱼禾一行下了马背以后,主动迎上前询问。
不等鱼禾开口,食肆的主人就主动介绍,“鄙店今日有熊肉,价钱不高,十五钱一斤。店后有马圈,圈内有上好的草料,也有仆人专门伺候。”
熊肉,十五钱一斤,倒不算贵,甚至可以说是贱卖。
放在长安等繁华的地方,十五钱根本买不起一斤熊肉。
食肆主人之所以要价低,是因为平夷县消费水平低,他拿到熊肉的价格也低。
平夷县内能出的起高价吃熊肉的人,也不可能从他手里卖熊肉。
人家会直接从山民手里弄一整只回去,又或者让家里的私属去猎熊。
古代娱乐匮乏,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大族子弟,经常会呼朋唤友,出去狩猎。
又或者招揽一些游侠儿,出去搏熊杀虎,彰显勇猛。
总之,大族不缺野味,也不缺珍贵的野味。
反倒是寻常人很少能吃到珍贵的野味。
所以食肆主人弄一头熊吸引人,能招揽不少生意。
“有熊肉,那我可得尝尝。”
鱼禾笑着说了一句,顺手将马缰绳递给了食肆的主人。
食肆的主人见此大喜,急声招呼了店里的仆人过来帮鱼禾一行安顿马匹,然后他亲自带着鱼禾一行进入到了食肆。
食肆不大,占地约有两亩左右,后面有马圈、食肆主人和仆人们住的小院。前面是一个棚子,棚子四周立着住子,里面摆放着十几套矮桌,以及一些长长的凉席。
鱼禾一行进入食肆之后,食肆里已经坐了不少人,他们一直注视着鱼禾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