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太冒险了。
先不说派去蜀地的人能不能及时毁了蜀道,光是兵分三路所产生的漫长的补给线,就够他们喝一壶了。
鱼禾必须征召超过兵马数量三倍以上的民夫,才能让三条补给线运行起来。
而民夫们在押运粮草的情况下,也需要耗费数量庞大的粮草。
也就是说,十数万兵马在外征战,需要提供四十多万人的粮草。
这中间的消耗就大了。
更别提军备方面的补给。
而且补给线拉的那么长,很容易会成为敌人对付他们的弱点,被敌人重点照顾。
此前王寻、王邑征讨凉州,隈嚣就是通过重点照顾他们的补给线,给了他们沉痛的一击。
前汉征讨匈奴,之所以那么费劲,不是因为匈奴太强,而是因为补给线太长。
每一次征讨匈奴,花费在补给线上的钱财,远比将士们在前线的吃穿用度要高十数倍,甚至更多。
汉武帝也是将文景两位皇帝留下的家底折腾了个七七八八,才完成了征讨匈奴的壮举。
冯英等人觉得鱼禾大概没有汉武帝那么深厚的家底,将补给线拉的太长的话,不仅容易被敌人针对,而且还容易将现在刚刚恢复吏治没多久的江水以南给吃垮。
一旦北征受挫,没个三年五载,很难恢复元气。
三年五载,足够江北诞生出一个一统江北的王了。
到时候鱼禾很有可能会失去问鼎天下的机会。
“臣觉得兵分三路,风险太大。臣不赞成!”
冯英果断否决了兵分三路的策略。
耿况等人也纷纷点头。
他们更喜欢稳中求胜。
鱼禾沉吟了一下,笑着道:“你们说怪不怪。人穷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敢做,富了以后,反倒瞻前顾后起来了。
我只有一个益州郡的时候,我就敢拉着庄顷和亡承,兴十数万兵,去对付交州的邓让,甚至还顺势攻进了荆州,拿下了荆州四郡。
如今我坐拥半壁江山,兴十数万兵,反倒是多了许多顾虑。”
冯英沉默了片刻,道:“人一无所有的时候,除了拼命,没有第二条路走。人富有了以后,可以稳中求胜,就没必要再涉险。”
耿况等人深以为然的点头。
鱼禾有心说服冯英等人。
但是见冯英等人坚持己见,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即使如此,那就先定下取南郡、南阳郡、江夏郡三地的策略吧。其他的看常安城的局势再议,诸位以为如何?”
鱼禾笑着问。
冯英等人见鱼禾似乎没有放弃兵分三路的意思,有心再劝,却听马援突然道:“若是刘歆、公孙述、刘伯升、王匡、樊崇等人在常安城杀的你死我活,陷入到了僵局。
蜀中、徐州、南阳等地,都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
我们若是不伺机出兵,反倒是浪费了天赐良机。”
冯异点着头道:“不错,刘歆等人现在集中兵力在征讨常安城,他们治下各地留下的兵马数量并不多。
若是他们陷入了僵局,我们还不出兵取他们各自占据的疆域,那就是浪费。”
马员思量了一下,点了点头,道:“常安城的局势真要是发展到了马援说的地步,倒是可以考虑兵分三路。”
开玩笑,刘歆等人要是在常安城陷入死战,鱼禾要是不趁机去偷家,那就可以洗洗睡了,别争天下了。
虽说马员跟冯英等人的想法一样,希望鱼禾稳中求胜。
但敌人若是不争气,那也没必要客气。
马况也跟着附和道:“这一点我赞成。”
冯英和耿况思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