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祖宗社稷江山,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民,足矣。目前,李贼割据东南,兵强马壮,若契丹走投无路,不管不顾,大举南下,我大宋便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如何抵挡?故而,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绝非聪明之举。」
从政和五年还叫马植的赵良嗣献了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之策开始,赵宋王朝的大臣们甚至是重臣们对于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争吵就始终都没有停止过。
童贯、蔡京、王黼等人是支持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邓洵武、郑居中、李邦彦等人是反对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
可赵佶一直站在支持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一派这边。
于是,宋金「海上之盟」得以实施。
后来,蔡京「叛变」,也成了反对派。
赵佶对于蔡京的「叛变」很不高兴,他找蔡京谈过很多次,希望蔡京能够支持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可不论赵佶怎么说,蔡京都很不积极。
后来有一次,赵佶将一众大宋王朝的重臣聚集到一起,让同意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签个字。
童贯、王黼等支持派坚定不移的把字给签了,甚至不少反对派,迫于赵佶的意志,也乖乖的把字给签了。
只有蔡京,坚决不签这个字,表明了他真的是铁了心的反对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赵佶见蔡京如此冥顽不灵,干脆让蔡京致仕,换上坚决支持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王黼当宰相。
赵佶准备了多年,眼见着就可以派兵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了,却突然爆发了方腊和李存的起义。
不得已之下,赵佶只能暂停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计划,将准备派去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军队派去了东南。
那一战,不仅打残了赵宋王朝的精锐大军,还重创了赵宋王朝的经济,并且让赵宋王朝丢了其最富饶的江南六路。
赵佶对收复燕云十六州心灰意冷,打算放弃赵宋王朝历代皇帝做了近两百年的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梦。
后来,金国势如破竹,连着打下了辽国的三个都城,而李贼又被内乱外患给缠住了,王黼力主继续出兵执行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赵佶被王黼说动,派兵北上巡边。
结果,宋军被即将灭亡的辽军大败。
现如今,赵佶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再派兵去收复燕云十六州。
可李贼却在这个当口挟大胜之威回来了,同时李贼的内患也彻底解决了。
然而,就在这个要命的时候,郑居中竟然不考虑怎么应对李贼回来,反而先想着继续在是否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上争吵。
对于郑居中的固执和拎不清,赵佶很不高兴,甚至有一丝愤怒。
可赵佶转念一想,又有些理解,郑居中为什么会先提出让他不要再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眼前的现实问题就是,如果不决定了是否继续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根本就谈不了怎么对付李存。
别的先不说,要想对付李存,赵宋王朝首先得有军队吧?
虽然赵宋王朝已经尽量控制抽调布置在淮南和襄阳的宋军了。
可因为宋军实在是太不争气了和赵宋王朝实在是太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了,童贯还是将大部分胜捷军和西军精锐给调到宋辽边界去了。
如果不将这些军队撤回来,怎么可能抵挡得住不到三个月就连灭了两个国家的李贼?
所以赵佶并没有出声呵斥郑居中。
赵佶不出声,不代表一直极力主张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王黼不出声。
王黼悠悠地说:「自古南方强者,未有不对秦岭-淮河以南势在必得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