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就不用怕李存会假道伐虢了。
跟赵佶请示过后,李邦彦和吴敏答应,李存的粮草辎重可以走通济渠和永济渠,并主动表示李存可以派一支不超过一万人马的押运粮草的军队。
赵佶君臣其实是不愿意李存派押运粮草辎重的军队的,可问题是,赵宋王朝的境内现在并不安全——河北、山东两地又开始有农民起义了。
赵佶君臣很担心,万一李存不派押运粮草的部军,李存的粮草辎重被那些胆大包天的蚁贼给抢了,那大宋王朝可能就摊上大事了。
李存也没跟赵佶群臣客气,直接就派了老成稳重的解元率领一万金吾军押运这部分粮草走水路前往宋辽边界。
除了海路和水路的两大批粮草辎重以外,李存还利用上他从中南半岛带回来的那三千多头战象和从大理国强买回来的三万匹大理马以及十多万民夫通过陆路运送了一批粮草辎重。
不过,这批粮草辎重的数量并不多——除去这近三十万军民路上吃用的,到了燕地以后,估计也不会剩下太多。
……
李存的大军都快走到聊城了,李存也没见到赵立率领自己的那八千子弟兵追上来。
对此,李存不禁有些失望。
李存甚至都有想过,赵立哪怕只能带来五千人,自己也会先给他个代统领当当。
谁想……
就在李存为赵立惋惜不已之际,哨探突然来报,说前方有八千穿着我大乾军服的将士。
李存听言,笑了:「朕之良将来也!」
李存随后下令:「叫赵立来见朕。」
不久之后,赵立就被领到李存面前。
李存问:「朕那八千子弟兵,爱卿给朕带来几人?」
赵立拜道:「应到八千,实到八千,一人不少。」
「好。」
李存很痛快的说:「赵立听封。」
赵立朗声道:「臣在。」
李存看着赵立说:「朕特封赵立为子弟兵代统制,子弟兵为朕的第三支亲卫军。」
从白身一越就成为了军方大员,而且还是皇帝身边的亲卫头领,尽管赵立很沉稳,但还是不禁激动的忘了在第一时间谢恩。
亏得刘宣提醒了赵立一句:「还不快领旨谢恩。」
赵立这才反应过来,忙一拜在地:「谢陛下。」
「免礼平身。」
李存又说:「你回头将有功之人报上来,再写个推荐,子弟兵就是子弟兵,朕不准备在朕的子弟兵中加入旁人,以后朕的子弟兵战损扩军皆由我楚人填充。」
赵立更喜,这样他回去就能跟兄弟们有所交代了。
赵立明白,陛下这是在帮他善后。
有这样体贴臣子的皇帝,赵立除了效死,还能再说什么?
赵立又一拜在地:「诺!」
李存嘱咐了赵立一句「好好练兵,莫要坠了朕江东子弟兵的威名」,然后就让赵立下去带着子弟兵跟大部队一块北上,同时更换作战用的装备。
又往前走了一段距离,李存将赵宋王朝派来的伴行使赵鼎和秦桧给叫来。
这两个人是李存跟赵宋王朝要的。
按照赵佶君臣的意思是派吴敏和马扩来担任伴行使。
可吴敏动动嘴还行,实际上用处不大,而马扩的能力又主要体现在外交上,不是李存想要的管理型人才。
再说,难得有一个可以从赵宋王朝那边挑人的机会,李存当然要挑两个有用的了。
赵宋王朝那边不想因为这点小事再节外生枝,就把赵鼎和秦
桧给派了过来。
李存对赵鼎和秦桧说:「朕听闻相州兵不错,故而想去相州招募一些敢勇,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