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骑兵交战。
李存怕的只是,这些游牧民族仗着其强大的机动性跟自己在平原上打游击战,或者是这些游牧民族仗着其强大的机动性到处烧杀抢掠以战养战。
毕竟,这样的战斗才是游牧民族最擅长的战斗。
攻防战?
游牧民族就是个弟弟。
萧干比耶律大石还鬼,他竟然想率领兵马从皇城南门的暗道进入城内。
可问题是,萧干再鬼,也架不住北辽自萧普贤女往下全部都投降了。
结果不言而喻,要不是萧干每战必身先士卒,他肯定也被炸塌的暗道给活埋了。
仿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北辽的两员大将,尽败于李存之手……
……
将时间再倒回几天前。
得知「宋军」率领三十几万大军向易州挺进。
驻守在涿州的郭药师,觉得北辽这次肯定完蛋了,所以郭药师跟刘舜仁、张令徽等常胜军的高级将领一商量,决定按兵不动,然后去投大宋王朝。
不过——
在这个过程当中,郭药师一伙出现了小小的分歧,那就是有人觉得,去投在易州攻打紫荆关的主将就行,但更多的人则觉得应该去投在雄州的统帅童贯。
一个是将,一个是帅,这真是太好选择了。
所以,郭药师一伙很快达成统一,决定派人向童贯表示常胜军愿意归降大宋王朝。
为了表示诚意,郭药师一伙还将监军萧余庆给囚禁起来。
随后,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郭药师一伙派遣团练使赵鹤寿当作他们的代表,携带降表连夜出发,前去雄州大宋王朝的宣抚司拜见童贯。….
赵鹤寿带着常胜军的降表,连夜出发,星夜赶路,次日天刚亮,就到达了雄州,然后代表郭药师等人,向童贯呈上一份降表:
伏闻番汉之人实为异类,羊狼之伍,不可同居。自生夷狄之乡,未被衣冠之化,常思戴日,和啻望霓!一昨天祚皇帝怠弃銮舆,越在草莽,万姓无依栖之地,五都有板荡之危,虽宣宗嗣国,旋至奄忽,女后摄政,尤难抚绥,诚天命之有归,非人力所能致。臣药师等,虽属多难,莫生异心,盖所居父母之邦,不可废臣子之节……
看完常胜军的降表,童贯大喜!
李存代替童贯收复燕云十六州了之后,对童贯来说,可不只是失去了梦想这么简单。
要是童贯能够早些收复燕云十六州,然后将大军撤回南方,李存怎么可能有北上耀武扬威的机会?
关键,别忘了,李存之所以能够做大做强,可全都是因为童贯当初剿匪不利导致的。
如果童贯就这么回去了,仕途完了且不说,人没准都会被治罪。
要是童贯的政敌王黼、梁师成等人再落井下石,童贯就是被发配到偏远之地都有可能。
现在,童贯之所以还没有彻底失势,只是因为,除了童贯以外,没有人能统帅大宋王朝的这上百万大军。
另外,赵佶君臣也担心,将来李存真打下燕云十六州和平滦营三州以后不履行诺言,得有人带兵去威胁李存。
还有,万一李存真被辽金给放干了血以后,也需要有人统兵去给李存致命一击。
可这并不是说,童贯就没事了。
童贯要想安全渡过这关,只有立功才行。
什么是功?
招降常胜军,收复涿州就
是功。
童贯当即就命令北伐军副都统何灌率领六千人马去接手涿州,同时让郭药师留下三千人马协助何灌驻守涿州,将其余常胜军带到雄州来接受升赏。
在童贯、蔡攸等人的翘首以盼之下,郭药师等人真的率领五千精骑(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