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死,但赵家的余势还在。
另外,李清照家也有极其深厚的政治背景。
这是秦桧在官场上的巨大助力,他不能不重视维护这层关系。
谁想,秦桧到赵明诚家时,赵明诚竟然不在家,然后一个半老徐娘的美妇落落大方的来见了秦桧。
这美妇,一身白色的拖地长裙,宽大的衣摆上绣着粉色的花纹,臂上挽迤着丈许来长的烟罗紫轻绡,芊芊细腰,用一条紫色镶着翡翠织锦腰带系上,乌黑的秀发用一条澹紫色的丝带系起,几丝秀发淘气的垂落双肩,将弹指可破的肌肤衬得更加湛白,脸上未施粉黛,却仍掩不住其绝色容颜,她神情澹漠,恍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一般。
——她就是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的第一才女之名,可不仅仅是后世给她的。
事实上,李清照早就有了第一才女之名。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曾受到当时的不少文坛名家大力称赞。
李清照也不辜负这些称赞,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着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李清照也成为当时文人们竞相追捧的女神。
只可惜,李清照年纪轻轻的就选
了当时的太学生赵明诚为婿,让无数人扼腕惋惜。
见是李清照出来招待他,秦桧有些惶恐,忙跟李清照见礼,然后又问起来了赵明诚哪去了。
说起这件事,李清照就一肚子幽怨。
跟赵明诚成亲之初,李清照也曾快乐过一段时间。
那时候,他们夫妇二人真是鸾凤和鸣。
可没过多久,李清照与赵明诚就变得「疏远」了起来。
这其中原因很多。
有政治上的,即李格非被列入元右党籍,使得两家不再门当户对,直到后来,赵明诚也被蔡京给清算丢了官,两人才又变得门当户对起来。
有赵明诚在失意之下,迷恋上了文物古董,经常要出门寻访文物古董,游山玩水,有时一两年都不回家。….
不过更多的还是女强男弱,让赵明诚没有跟李清照在一起的信心。
李清照的才学太高了,跟李清照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赵明诚不仅敬服李清照的才学,甚至开始尊敬起李清照来。
结果,李清照跟赵明诚处着处着,就变成了「哥儿们」,再处着处着,李清照就变成了赵明诚的「老师」。
这导致,赵明诚对李清照越来越不敢有非分之想。
事实上,赵明诚和李清照从十几年前时起就已经有敬无性了,当然,你用「相敬如宾」这个词来形容也可以。
赵明诚不敢碰李清照,但不代表赵明诚不想女人。
恰恰相反,赵明诚这些年在外面先后纳了好几房侍妾。
对此,李清照其实很嫉妒,只是她自持身份,不好表现出来。
再者说,赵明诚虽然不碰李清照,但也没有抛弃李清照,对李清照,赵明诚甚至比对自己老娘都尊敬。
其实——
这些原本都不是问题。
如果李清照能为赵明诚生下一儿半女,这一切的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只可惜,赵明诚不行,无法生育——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赵明诚那方面很不行,不仅仅是李清照,他的一众小妾,也无一人为他生下一男半女。
也就是说,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