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存,王氏立即不用声色的问:“官家很喜欢你们兄弟二人?”
李栐看着正在手舞足蹈跟秦榛说着京师趣事的李栘,说:“官家喜欢他,说他活得通透,能做李白,能做逍遥的仙,不喜欢我,说我一身世俗气,注定抗尘走俗,罚我陪母亲编纂《洪武大典》,磨我的性子。”
李白虽然名垂千古,豪放不羁,自由飘逸,但李白的性子就注定了他一生都无法走通仕途之路,只能逍遥天地间。
秦桧是何等人物,他一听就知道,李存已经不对李栘抱有任何希望了,李存只是出于一个父亲的角度,希望李栘能够像李白一样逍遥快活一生。
相反,被李存说成一身世俗之气、还被李存罚去跟李清照一块编纂《洪武大典》的李栐,将来肯定会是一个大人物。
别人不知,秦桧还能不知,著书传世,自古以来就是统治阶层极为关注的丰功传绩之一。
因此,李栐陪李清照编纂《洪武大典》的举动无疑是为大乾王朝添光增彩。
而且,别忘了,编纂《洪武大典》的可不仅仅只有李清照、李栐娘俩,还有数千饱学之士。
这可是一笔极为庞大的人脉。
关键,秦桧早就听人说起过,李栐在文学书法、骑射武功方面都是李存的一众儿子中的佼佼者。
按照秦桧的好友太学学正胡寅的说法:“李栐将来必是一个有着大学问的人物。”
另外,秦桧还知道,上次日本向大乾王朝进贡两位内亲王、一百个日本美人、无数珍宝以后,大乾王朝给日本的回礼中,除了玻璃、香皂等奢侈品以外,就是一套删减版的《洪武大典》。
还有之前大理国、高棉王朝等大乾王朝的藩属国向大乾王朝进贡以后,大乾王朝给这些番邦小国的回礼当中,都有删减版的《洪武大典》。
也就是说,这删减版的《洪武大典》已经被大乾王朝当成了国礼,当成了大乾朝廷用以恩赐番邦小国的重要物品。
由此可见,《洪武大典》在李存心中的分量。
关键的关键,还是李存的态度。
要不是李存看出来了李栐有值得培养的价值,李存能随便找个借口将李栐丢去跟李清照一块编纂《洪武大典》?
这一刻秦桧明白了,李存的儿子是多,但这并不代表李存就不管自己的儿子,任由他们胡乱发展,相反,虽然李存并没有亲自教导自己的一众儿子,但李存肯定知道自己的儿子们都是一些什么材料,然后根据自己的一众儿子的性格、能力和志向给他们安排锻炼的机会。
想明白这些,秦桧不禁苦笑:“官家到底还是官家,依旧不可用常理度之。”
自此以后,秦桧收回李存生儿不教的想法。
……
在李栐和李栘的带领之下,秦桧一家来到了编纂馆,见到了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的李清照。
让王氏不禁泛起酸水的是,尽管李清照已经四十大多,快达到老妪的年纪了,可看起来,李清照竟然比她还要年轻一些。
而且,李清照怀中还抱着一个跟李清照相貌十分接近也就三四岁大的小女孩。
再根据李清照那扭扭捏捏的表现。
不用问,王氏也能猜到,这个小女孩肯定是李清照的女儿。
至于李清照的女儿的父亲是谁,那还用问吗?
如果不是李存,李清照母女还能好端端的出现在他们一家的眼前?
换而言之,李清照至少在四五年前还曾被李存临行过。
这也就难怪李清照会有些不好意思了。
四十好几的女人了,竟然还去侍寝,然后还生下了一个女儿。
这确实有点“老不正经”了。
不过,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