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军将领之一。
而李存在很早以前就说过,不论什么时候,一支军队敢不敢打白刃战,都是检验这支军队是否是一支强军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因此,苏东在训练第三军区的将士时,非常注重白刃战的训练。
这也是苏东敢放弃乾军最大的优势,打这场原始的战斗的原因之一。
而且,苏东这次发了狠,亲自率领其亲兵,身先士卒。
加上乾军打了夏军一个措手不及。
十万夏军也抵挡不住第三军区的五万人马的攻击,只能且战且退。
后来,刘光世抓住战机,率领预备队赶到,立即加入战斗,与苏东和王德一起合击夏军。
夏军原本就已经落于下风,此时更是难以抵挡,一败涂地,被杀数千人。
屋漏偏逢连夜雨,夏军于败退的途中渡河,又赶上了河水暴涨,大批士兵被淹死,损失惨重。
最终,剩下的不到一半的夏军,只能夹着尾巴逃回了西夏。
第三军区打了一场漂亮大胜仗,成功阻止了夏军增援金国。
换而言之,李存手上的是一封捷报。
可虽然这是一封捷报,李存还是看得眉头紧锁。
这倒不是说,李存对苏东他们打得这场大战的战果不满。
而是,西夏既然忍不住出手了,就说明西夏还要干涉大乾灭金。
如此一来,如果岳飞他们不能在此战当中一战灭掉金国,西夏很可能还会给金国派援兵。
关键,除了西夏以外,草原上的诸部,也都在蠢蠢欲动。
比如,成吉思汗铁木真的曾祖父、蒙兀国王孛儿只斤·合不勒,就有出兵支援金国的迹象。
所以,前线的形势,真没有大乾王朝的很多臣民想象得那么好。
破釜沉舟的金军,现在并非没有一战之力,金国也并非没有援军。
而一旦岳飞他们此战不能打赢金国,往好了说,只怕五年之内李存都别想收复东北、收复草原,往坏了说,大乾王朝此前取得的所有战果,包括刚刚彻底打下的箕地,都有可能会再丢掉。
没错!
这就是一场赢家通吃的国运之战!
按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李存不该大肆庆祝,更不该在这个时候给自己的一众女儿选婿,毕竟,乾坤未定,现在就大肆庆祝,就搞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万一前线打败了,那么李存被打脸事小,可能李存都得因此背上战败这口大黑锅。
可为了安抚住臣心、民心,让他们觉得大乾王朝是有把握打赢这一战的,进而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劝李存跟金国议和保住既得利益什么的给前线添乱,李存还是听了那些劝他搞这场庆典的朝臣的建议……
……
……
昨天只有六十张月票,没够一百张……
今天再来四十张月票,我之前的承诺还有效。
求月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