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的条件不错了……”陶谦缓缓说道,“臣刚刚昏迷的时候,迷迷糊糊见到了巨高(曹嵩表字),他问我为什么害他……不管过程如何,臣的确害了他。
臣老了,为他守墓也没什么。两个儿子,北汉要,就送过去,免得留在这里,被奸人给祸害了……”
意识到自己老了,带不动这个朝廷了,陶谦的想法也开始改变。
最初他或许就如同王允一样,觉得只要自己和张超配合好,那么就能治理好朝廷。等待兵强马壮,自然可以收复山河。
只是很奇怪,为什么他们已经很努力,阙宣要造反,臧霸也要造反。就这两人,几乎消耗了朝廷大部分的物资,按说今年内,根本不具备对外交战的可能性。
曹嵩出了事,别人要打过来,他当然知道这是借题发挥,可事已至此他能怎么办?
“司徒倒是洒脱,只是朕怎么办?”陶谦走了,他要如何面对张超?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学韩魏梁国,去国投降北汉。”陶谦看了刘曜一眼,“再不然,曹豹有一女,已经到了婚配的年龄,陛下可纳入宫中。
陈氏父子文武兼备,可镇守一方,也可以治理一方。笮融不过卑鄙小人,谁开的条件好就投靠谁,也不需要实际开出条件,只需要让张超起疑即可。
莒国自从臧霸建国,国力每况愈下,他也应该知道,自己没有治政之才。只要陛下封其为莒王,把长公主下嫁于他,可以引其为臂助。”
前提是曹豹愿意把女儿嫁过来,臧霸愿意接受刘曜的联姻。
“北汉攻打我们,袁绍不会坐以待毙,他的军队就在青州,可以向他求援。假意对付北汉,实则却是对付张超……臣……臣……”陶谦差点一口气没有喘上来。
“司徒,可以了,可以了!”刘曜不敢继续耽误陶谦休息,连忙安抚他。
陶谦艰难的抬起手,朝着刘曜拱了拱,然后就昏了过去,好在还没有死。
“司徒老成谋国,朕惭愧……”刘曜很难受,“没了司徒,朕以后怎么办?”
直至刘曜颓然离开,陶谦突然在床榻上起来,看着窗外,默默叹了口气。
陶谦在朝堂上昏迷,那是真的晕,人老了精神不太好,稍微有点激动,就失去了意识。
不过休息了两个时辰,精神倒是上来了。仔细想想,这几天睡得不太安稳,或许才是直接的关系。这个时候刘曜上门拜访,也不好一副无事人的样子,只能装得憔悴点。
在床榻上的这段时间,他也在思考,朝廷的未来应该何去何从……
徐州周围无险可守,还被莒国、吴汉、仲氏和北汉包围在中间。经历阙宣叛乱和臧霸独立之后,朝廷现在的情况,比袁术建立起来的那个伪朝还要糟糕。
同时臧霸的行为,似乎也给张超一个提醒,让他努力争夺权力。自己还在,他还只是想尽办法争取权力。自己不在的话,那么他或许就会成为第二个袁绍。
他能看明白,曹豹和陈氏父子也能看明白,臧霸当然看得更明白。
只要自己按照北汉的意思,离开徐州为曹嵩守墓,那么夺权必然要展开。这个时候只有傻子,才会继续忠诚于刘曜。
北汉的攻打是导火索,也因为这个原因,让他从匡扶社稷的美梦之中惊醒过来。最终意识到,自己维护的这个朝廷,居然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于是在见到刘曜之后,他第一个提议,其实才是他真正的想法。先不说能不能击退北汉的军队,就算能击退,张超也会趁机扩大自己的权力。
禅让还是小事,谁知道张超是否会为了保险,把刘曜全族都给杀了……
学韩魏,投降北汉,换取一官半职,哪怕是个闲散王爷,至少还能保住体面。不管如何,都是汉室宗亲,也不会把他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