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还没打有人投降(2 / 3)

只要我们投入足够,族中子弟肯学肯上进,那么最终出仕的人数,其实没什么变化。”

科举制度,唯一的结果,就是选拔出来的官员,至少是有真才实学,而不是博眼球赚名声,然后就能推举出仕为官的。

换了后世,就相当于取消公务员考试,在网红和流量明星里面,选择一批安排到中央里面打杂两年,再具体安排工作。那还谁专心读书,想着怎么当网红算了!

人和人不同,官宦人家天生底蕴就丰富,家学,经济什么的,肯定比一般的百姓要好。

所以最终能当官的,至少大部分都是官宦子弟,至少也是有钱人家。但至少,能上去的,都是有一定才学的。而且至少给了普通人,一个相对公平的上位机会。

做到这步可以了,真的不能奢求什么了……

“也就是说,刘韬那边的话,只要肯努力好好学习,考过科举,那么一样可以出仕为官。反之,哗众取宠之人,将很难有出头之日,对吧?”傅允没说话,傅睿先问了句。

“是的,而且听说针对六部官员,以及太守以上的官员,可以荫一个子弟。不能直接出仕,却能进入专门学院学习,同时科举的时候,可以得到一定的加分。”傅巽回道。

到这个程度上,如果还考不中,那就不是人家不给机会,而是自己不争气。

“果然坊间之言,也不可全信……”傅睿感慨,随即看向傅允,“你们我管不了,但我乃汉臣,大汉任命的代郡太守!”

这个大汉可不是燕汉,而是刘宏时期的大汉。王泽从代郡太守迁雁门太守,他便是继任者,并且在这个任上,见证了大汉的四分五裂。

最初是刘虞,同时刘韬那边也的确乱来,他就保持中立。现在是刘备,同样是大汉宗亲,他也可以继续观望。

毕竟老了,自己怎么样无所谓,主要看能帮到儿子多少。按说真的投靠袁绍,那也没什么,只要利益足够的话。

但可以帮助到儿子,还能成全自己的忠义的话,傅睿还是要脸的。

“父亲!”傅允没想到,父亲居然打算投效北汉。

“去告诉朝廷的军队,让他们快点过来接管这边,否则的话,公孙瓒可要过来了。”傅睿随即看向傅巽。

“是!”傅巽闻言,当即告辞离开。父亲的意思很简单,公孙瓒过来的话,那么就算他投降也没用,这边做主的,还是人家公孙瓒。

“回去告诉袁绍,他的父亲,叔父和伯父都是汉臣。他的祖父和曾祖父也都是汉臣。”傅睿看向傅允,“另外,大汉如果真的打到邺城下面,不要逞强,直接投降!”

傅允闻言,已经明白,父亲已经打算把傅家的未来,压在北汉上面。

不管自己多不情愿,傅允也明白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这年头士人讲究的是家国天下,家天下里面,又以族长为首,傅睿是族长,所以他能决定傅家的未来。

他身为族人,只能遵守。而继续在晋国当官,只是作为预防万一。

万一北汉运气不好被灭,那么至少傅家还有他这一脉可以延续下去……就如同荀氏,荀谌就在晋国任职,甚至袁绍那边都有荀正在那边。

不管最后谁得到天下,颍川荀氏,至少都有一脉可以延续下去。

代郡这边在谋划投降的同时,青州这边,也酝酿着一场剧变。

这一天,臧洪设宴,宴请了驻扎在青州的将军朱灵,这是消息传递到青州的第二天。

“家父老了……”酒过三巡,臧洪开始抱怨起来,“从中山太守的任上退了下来,说是打算去晋阳养老,还说自己是汉臣。”

臧洪的父亲就是臧旻,当时是中山太守,与刘韬有过接触。

这次说是自己要过退休生活,其实是劝告臧洪,他也是汉臣,不应该为晋国效力。别说什么忠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