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集中耕种(1 / 2)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打造,王泽的小院终于大功告成!

这座崭新的砖瓦房与原来的布局相差无几,但又有着微妙的变化。

院子里新铺就的地砖显得格外整洁美观,搭配上石桌石椅和一些鲜花点缀让整个庭院焕发出一种别样的生机。

对于这个新家,王泽心中颇为满意。

他并非长期居住其中,更多的时候,他都是待在地下基地里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然而对于村庄的整体布局,王泽却始终抱有一丝不满。

在他心目中,理想的农村应该是那种被山间小路环绕、茂密丛林掩映下散布着零星村落房屋的模样。

可惜这样的景象在北方,特别是山东地区并不常见。

这里的农村往往呈现出紧密相连的小院落,一家挨着一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村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离那个特殊的年份,59 年愈发临近。

虽然未来依然要面对各种天灾,但至少不必再背负苏联援助的巨额债务,王泽觉得也许那几年的日子不会如历史般艰辛困苦了吧。

村庄里的居民们对于务农一事的热忱正日渐衰退。

他们仰仗着村子实行的分红与分配制度,每家每户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相较于终年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田间地头所得来的微薄收入,去工厂打工短短一两个月就能获得更可观的薪酬回报。

如此的现实摆在眼前,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放下手中的锄头犁耙,去追寻那些相对轻松又高薪厚禄的工作机遇。

这个棘手难题令身为村长的他忧心忡忡,毕竟对整个村落而言,土地和粮食乃是生存发展的根基所在啊!

村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谓是煞费苦心。

他又多购买了几台耕地机供村民们免费使用,甚至连租金都不收,但即便如此,大家似乎仍然提不起兴趣。

如今只有老一辈人还会坚持下田劳作,而年轻人们要么选择进厂打工,要么就在厂门口摆个小摊卖点小吃,总之就是对种田毫无热情。

这天村长来到了王泽家串门,一屁股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把村里的情况和王泽说完便忧心忡忡地问:“继泽啊,你可得帮我好好想想办法,这事儿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王泽沉思片刻,然后提议道:“村长,我看不如将村里的土地全部收拢起来,统一规划管理。这样一来,耕地机使用起来也会更便捷高效,不必每隔十几分钟就更换地块。而且实行集体种植后,我们依靠现有的机械设备,实际上并不需要太多人力投入。等到收获季节,可以扣除掉机器折旧费以及相关人员的费用之后,把剩余的粮食按照各家土地面积进行分配。”

村长听完,皱起眉头担忧地问:“可是这样做可行吗?刚刚才把土地分发给大家,现在又要收回,县里面会同意这种做法吗?”他显然对这个方案心存疑虑。

王泽解释道:“和县里有啥关系,谁说我们收了,土地还是村民所有,只是我们集中耕种罢了,收获也是按照土地分下去的,这咋能算是把土地从村民手里收了呢”

“行,就按你说的,我回去和大伙通知,就按这个来,反正大家都不想种地。”

村长用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终于下了决心要按照王泽所说的去做。

他心里也明白,村民们因为大量的分红发下来,手里都有钱了对传统的耕种方式也感到厌倦。

王泽接着提议道:“等收割完庄稼后,我们还可以搞大棚种菜!这样一来,也能够有丰厚的产出。土地的效益将会大大提高,每户人家分到的份额也会更多。至于资金方面嘛,村委会可以先行垫付,等到收获之后,再让大家每年偿还一部分,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