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张绢帛上的,匠人正在逐字临摹雕刻。”
心远说道这里,再次停了下来。他的眼睛里开始有光芒闪动,像是夜空中的星辰。
“我便停下脚步,看他雕刻的是什么。只见上面写着三个字《卖炭翁》。那文字其实是一首诗词,全文我到现在我依然能够背诵: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李施主,以为这诗如何?”吟诵完,心远和尚便目光炯炯地盯着李秋,眼神中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李秋仔细听完了整首诗,知道心远当时一定为这卖炭翁的惨状所感染,萌发了佛宗弟子的慈悲意。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民生多艰,由此可见一斑。”
心远果然点了点头。
“那人信佛至诚,可是他一身疾病,满身褴褛,若不是我偶然到了那里,他这一生还有载岁月可活?我初见他时,的确为他信佛至诚所感动,这才施展法力救他。可是我读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时,我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心远再次停下,这一次他没有让李秋帮助,而是凭借强大的毅力,将腿上手上断掉的骨头勉强支撑住,坐了起来。
“佛讲慈悲,佛门挂在嘴边的佛号便是:我佛怜悯。李施主,我且问你,当这些人穷的吃不下饭,佛在哪里?当这些人生病无钱医治只能痛苦的死去时,佛又在那里!我佛怜悯什么?怜悯在何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我读过之后,便觉和尚不死又待如何?……”
“佛宗弟子几千人,整日里打坐参禅,不问世事。求的是什么?长生!修得又是什么,还是长生!和尚们长生了,黎民百姓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这样的长生又有何意义!……”
“我们这些方外修士,说到底还是来自百姓黎民之中,黎民不在了,我们修士也就没有了根基。所以说黎民百姓乃我辈修士之父母亦不未过。可是佛宗只顾自己成佛长生,哪里曾顾忌天下黎民的疾苦。整日里我佛怜悯,我佛慈悲,慈悲个狗屎!这种佛应该叫做自私佛,我呸……”
“……李施主,你说,和尚到底该不该死,这样的佛宗,该不该亡!”
“咔嚓”一声,似一道天雷在李秋的心神之间轰然炸响。
好个心远和尚,骂尽天下和尚,原来自己竟是真佛!
心远勉强支撑着身体,由于四肢骨头断裂,这种强撑让他疼得脸上满是汗水,但是他并没有倒下,而是继续说道:
“自那日后,我便明白,佛宗不是佛宗,不配我为之追随一生……修为能否恢复我已不再强求,但是四肢还请李施主多想想办法,我能自己行动之后,便要行走天下世间,宣扬真佛,拯救黎民疾苦。心远也略通些医理,到时施药问诊,云游天下,不亦快哉!”
李秋此时已被心远所感染,做了个五体投地的大礼,拜倒在心远跟前道:“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今日听心远大师所论真佛与假佛,李秋真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更为心远大师欲拯救天下黎民的宏愿所折服。心远大师不必担忧,你的四肢需要重新接骨,我保证能让你恢复如初。而你的修为我也一定尽力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