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和连贯,让读者更容易产生代入感和情感共鸣。通过单一人物的视角,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价值观和行为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
陈忠实的《白鹿原》以白嘉轩为主要视角,讲述了白鹿原上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恩怨情仇以及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白嘉轩作为白鹿原的族长,他的性格、行为和决策对整个故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他的视角,读者看到了白鹿原上的风云变幻、家族兴衰以及人物的命运起伏。白嘉轩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代表了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主流思想,他坚守着家族的荣誉和传统的道德准则,努力维护着白鹿原的秩序和稳定。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他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读者在跟随白嘉轩的视角了解故事的同时,也对白鹿原上的传统文化、家族制度以及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单一人物视角的运用,《白鹿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深刻内涵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二)多人物视角的切换:丰富故事的层次与维度
在一些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小说中,单一人物视角可能无法全面地展现故事的全貌和人物关系。此时,作者可以适时地切换不同人物的视角,以丰富故事的层次和维度,让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莫言的《蛙》是一部以计划生育政策为背景的小说,通过讲述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历史变迁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挑战。小说在叙述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多人物视角的切换,不仅从姑姑的视角出发,展现了她作为一名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坚定信念和内心挣扎,还切换到了其他人物的视角,如蝌蚪、陈眉等。通过蝌蚪的视角,读者了解到了姑姑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以及他对姑姑的复杂情感;而从陈眉的视角,读者则看到了计划生育政策对普通女性命运的影响,以及她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和抗争。多人物视角的切换使小说的叙述更加丰富多样,避免了单一视角的局限性。读者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计划生育政策在不同层面上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冲突,从而对小说的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三)视角的限制与突破:增加故事的悬念与张力
有限第三人称叙述的视角虽然受到限制,但作者可以通过巧妙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这种限制,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视角,从而增加故事的悬念和张力。这种突破既可以是在叙述过程中逐渐揭示其他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可以是通过不同人物的回忆、讲述或信件等方式来拼凑出完整的故事画面。
麦家的《暗算》是一部充满悬念和神秘感的小说,作者运用有限第三人称叙述,通过不同人物的回忆和讲述,逐渐构建起了一个关于特工的神秘世界。小说中的每个主要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故事,他们的叙述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引人入胜的情节网络。虽然每个讲述者的视角都是有限的,但通过他们的叙述,读者能够逐渐了解到整个故事的全貌。例如,小说中的瞎子阿炳通过自己超常的听力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的内心世界却充满了孤独和自卑;而黄依依则是一个才华横溢、个性张扬的女数学家,她的爱情故事和命运结局都充满了悲剧色彩。作者通过巧妙地设置悬念和伏笔,引导读者去思考和猜测这些人物背后的故事和秘密。同时,在叙述过程中,作者还适时地突破视角的限制,为读者提供一些关键的信息和线索,使读者在解谜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发现和惊喜。这种视角的限制与突破,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悬念和张力,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故事的构建和解读中,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