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 那个不成材的知青回来了(50)(3 / 4)

这个事情,陶连山跟陶连海早就统一了口径,都说是王芬做的。

而大家听说陶连海的媳妇还有这样的手艺之后,第一个找门来的人,就是钱大富。

跟陶杏儿的连衣裙一样,陶连山陶连海的衣服,其实也是出自于云裳的手。

为了广告效应更好一点,云裳可是费心地根据两人的身量来设计的,原本一开始陶连山的衣服是赵秀做的,但赵秀见王芬确实做得比自己好,就干脆让王芬帮着一起走,她打下手。

这个消息对王芬来说,可真是喜出望外了。

而且,这一次做衣服,最好的是,不用再重新设计,钱大富就想要陶连海跟陶连山身的。

当然,布料也是钱大富自己。

作为纺织厂的厂长,这位可不缺好的布料。

于是,第二天,王芬跟赵秀就变成了个忙个的了那些菜也晒得差不多了,再不处理,就得坏了,加钱大富那边就一套衣服,也不着急,所以两人就个做个的了。

反而是云裳,两头都要帮忙。

不过,即便是这样,她也比陶家任何一个人看去清闲多了,下午还找了时间去了一趟大后山。

之前,每一次,云裳要去大后山的时候,陶连文都是哭着喊着要跟着去,但这一次,都没人阻止了,云裳甚至还钓鱼执法地主动问了问,陶连文竟然拒绝了她。

不过,这个拒绝,云裳可是高兴的。

这才证明了,陶连文确实是将心思放到了学习。

陶连文的底子太差了,他的学习进度跟陶杏儿差了不是一星半点,要想尽快追陶杏儿,陶连文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云裳自己一身轻松地去了一趟大后山,毫无意外地收获了满背篓的东西。

菜籽油,一次烤鱼之后,就吃光了,昨天,陶连海突然带了一桶油回来,云裳看到那油就知道,大家只怕又馋烤鱼了。

所以,她就特意去了一趟山的溪流,抓了两条肥鱼。

也摘了一些果子,逮了几只兔子,采了些草药,但最大的收获,是占了大半背篓的葡萄。

云裳打算酿得葡萄酒。

当天晚,大家就吃到了美味的烤鱼,这一次,不是云裳动手,而是全部由赵秀完成。

大家吃得交口称赞,赵秀一整晚脸的笑容都没下来过。

吃完饭,大家就陪着云裳将她的葡萄整理好了,才各自回房睡觉。

再过了两天,王芬的衣服还没完工,陶连海又接连带回来了几笔“生意”,而且赵大媳妇那边,她家的姑娘也传回来了消息,想要再多做点衣服,还有陶杏儿那条裙子,她也想要做一条一样的。

这下,可是让王芬又高兴又为难了。

最后没办法,蒋荷花跟陶国强索性也请假,不去工了,在家里,一个帮着媳妇做衣服,一个则是帮着媳妇弄菜。

陶杏儿也偶尔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她的帮忙,大家都没反对,但每每陶连文见到,也想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通常都会被他老爹或是老娘,一声怒吼,叫回去看书。

这也是云裳叮嘱的,他落后陶杏儿太多,得尽快追陶杏儿的进度。

至于陶杏儿,按照她的学习进度,每天保持四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足够了。

陶家的人,又是忙碌了大半个月,至于赶在陶连山陶连海转正的时候,将纺织厂的几套衣服交了去。

纺织厂的衣服,都是按照陶连山或是陶连海的衣服板式来的,做起来,其实并不慢,但钱大富的那一套衣服,倒是费了一点功夫。

云裳提了一些修改建议,都是一些小细节,做起来却很麻烦。所幸,由她教着,王芬领悟得也快,终于能在陶连山陶连海转正之前,给钱大富交差了。

陶连山比陶连海提前了近十天报到,照理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