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莽古国回归(下)(2 / 3)

愿意溢价收购他们手中的各类资产,而且还主动支付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迁移费用给他们,以便于他们能够顺利开启新的生活篇章。有趣的是,这些所谓的反对者实际上绝大部分都是些不甘心失去自身特权的家伙,并且多数皆是腰缠万贯的富豪阶层。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还是选择了远走高飞,移民他乡。
最后仍然留在莽古国内的反对派人数大概有 1 万人上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并未遭到驱逐,其个人资产也未被强行剥夺,我们有宽广的胸怀,只要他们不搞破坏行动,就当个个外国友人吧。他们得以以外籍工作人员的身份在当地继续生活下去,甚至保留了申请成为兔子国公民的权利。
然而,与普通外国人相比,针对他们及其后裔想要获得兔子国国籍的审核标准要严苛许多。当看到周围的邻居摇身一变成为兔子国公民后,能够轻而易举地购置真境酒,从而极大提升自身的修炼速度时,这让他们倍感羡慕和懊悔。尤其是他们的后代,对于先辈们当初的抉择更是充满了不解和抱怨。此刻,这些曾经坚决反对的人们可谓是追悔莫及,但正所谓“世上没有后悔药”,再多的悔恨也无济于事。
随着莽鼓国回归后的局势逐渐趋于稳定,考虑到莽鼓高原地域辽阔但人口稀少,且气候干燥少雨等因素,政务院决定与李富贵共同商讨如何改善这片地区的生态环境,期望能如改造新江那般取得显着成效,并通过引入移民来充实此地。经过一番深入研究,李富贵决定在杭爱山脉选定了一块直径达 50 公里的区域,计划在此处打造一座洞天福地。
这杭爱山,就是当年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北匈奴之时,他在此勒石以记赫赫战功,此山名为燕然山,只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无论是狼居胥山还是燕然山的名字埋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没有忘记这些地名,武将们一直以来也把霍去病、窦宪“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这样的军功当成他们的终极追求。
李富贵依照小真境最初始时的模样,精心打造了一座占地约 2000 平方公里的“燕然福地”。其中那燕然湖更是美不胜收,其水面面积足有 900 平方公里之广,湖面海拔高达 1800 米,平均水深达 200 米,最深处甚至超过 900 多米!成为了塞北最亮眼的明珠。
为了解决这片区域的淡水资源问题,李富贵依然是通过引水阵法,从遥远的亚马逊河引来干净的清水,注入了燕然湖。燕然湖通过人工河将淡水分别输送至杭爱山的南面与北面,使得原本贫瘠荒芜的山谷瞬间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一片水草丰美的人间乐土。
不仅如此,为了彻底改变莽古高原长久以来干旱少雨的恶劣环境,李富贵还在特格勒格、桑吉达来、哈德以及曼达勒敖包这四个地方的中间,挖掘出一个规模宏大的淡水湖泊。这个湖泊占地面积约 8000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达到惊人的 230 米,这个湖被命名为“特桑哈曼湖”。
而为了确保特桑哈曼湖拥有充足且稳定的水源供应,又从燕然湖出发,修筑了一条长达约 150 公里的人工河道。这条人工河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穿越崇山峻岭,源源不断地为特桑哈曼湖注入清澈甘甜的淡水,成就了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伟大壮举。
紧接着,在距离特桑哈曼湖以东大约 150 公里处,李富贵又弄了一个面积约达 5000 平方公里的巨型淡水湖泊,并将其命名为“欧温塞曼湖”。这个湖泊的平均水深高达 190 米,宛如一面巨大而深邃的镜子镶嵌在大地之上。欧温塞曼湖的水源则是从特桑哈曼湖开凿了一条蜿蜒曲折的人工河流,源源不断的接引过来。
继而,继续向东挺进,在大约 200 公里之外的地方,地点位于西林郭勒盟的北部以及图布欣希雷南之间,又弄出来了一个面积约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