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荀息假道伐虢:巧施妙计,攻城略地(2 / 4)

2. 提出假道伐虢之计

荀息在准确把握局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假道伐虢之计。他建议晋献公先派人送上宝马和美玉等珍贵的礼物,贿赂虞国国君,请求借道伐虢。荀息深知虞国国君虞公贪婪成性,一定会被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所吸引。只要虞国国君接受了晋国的贿赂,就有可能借道给晋国。一旦虞国借道给晋国,晋国就可以迅速出兵攻打虢国。虢国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必然会被晋国击败。

荀息还向晋献公详细阐述了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他指出,虞国和虢国虽然是盟友,但两国之间存在着矛盾。虞国国君一直对虢国的强大感到不安,担心虢国会对虞国构成威胁。如果晋国能够给予虞国足够的利益,虞国国君很可能会背叛虢国,借道给晋国。此外,晋国的军事力量强大,只要能够迅速攻占虢国,就可以震慑虞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最后,荀息强调,假道伐虢之计不仅可以实现晋国的扩张目标,还可以削弱周边国家的实力,为晋国成为春秋霸主奠定基础。

继续阅读!

三、实施过程

1. 贿赂虞国

晋献公听从了荀息的建议,决定派人贿赂虞国国君。他精心挑选了一批珍贵的宝马和美玉,这些宝物价值连城,令人叹为观止。晋献公派遣使者带着这些宝物前往虞国,使者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满怀信心地踏上了征程。

使者来到虞国,见到了虞国国君虞公。他向虞公献上了晋国的礼物,并说明了晋国的来意。虞公看到这些宝物,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被这些宝物的价值所震撼,心中大喜。他原本就对虢国的强大感到不安,现在晋国主动送上礼物,请求借道伐虢,他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虞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晋国的请求,并与晋国签订了盟约。

然而,虞国的一些大臣却对国君的决定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虢国和虞国是盟友,晋国的目的不纯,借道给晋国可能会给虞国带来灾难。但是,虞公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大臣们的劝告。他认为,晋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与晋国结盟可以保护虞国的安全。而且,他相信晋国在攻占虢国后,一定会给予虞国更多的好处。

2. 借道伐虢

虞国国君同意借道后,晋国迅速出兵攻打虢国。晋军在荀息的率领下,兵分两路,一路从虞国借道,直扑虢国的都城;另一路则从晋国出发,绕道虢国的后方,形成夹击之势。

虢国国君得知晋军来袭,急忙组织军队进行抵抗。但是,由于虢国毫无防备,加上晋军实力强大,虢军很快就陷入了被动。晋军在荀息的指挥下,势如破竹,虢国的城池纷纷陷落。虢国国君见大势已去,只好率领残部逃往洛邑。晋军乘胜追击,占领了虢国的全部领土。

虢国的灭亡,使得周边国家大为震惊。他们意识到,晋国的实力已经不可小觑,必须加强防范。而虞国国君此时还沉浸在晋国给予的幻想之中,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察觉。

3. 灭虢后的局势变化

虢国的灭亡,对周边国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晋国的势力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成为了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而虞国则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虞国国君原本以为晋国在攻占虢国后,会给予虞国更多的好处。但是,他没有想到,晋国的野心远远不止于此。

晋献公在灭虢后,并没有兑现对虞国的承诺。相反,他开始谋划如何攻打虞国。荀息向晋献公建议,利用虞国国君的贪婪和短视,再次向虞国借道,然后趁机攻打虞国。晋献公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可行,于是决定再次实施假道伐虢之计。

四、再次借道灭虞

1. 晋国的下一步计划

晋献公按照荀息的建议,再次派人向虞国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