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楼等七十二家酒楼,定然会教那些小姐趋之若鹜,只是那里你我不熟,难以竞争过他人。”
高俅一听,主动献策:“这有何难,李大郎为人俊朗豪爽,风度优美,写文章敏捷而有功底,自号李浪子,青楼小姐多爱他风流,倒贴钱,求他做入幕之宾,若将他叫上,谁能争过我弟兄三人?”
梁师成心道:“上钩了。”,嘴上则说:“若李大郎真有这般好本事,将他叫上,也无妨……”
转天,高俅就将李邦彦叫来,与梁师成见了一面,三人一拍即合,合伙做起了香皂的买卖。
上手以后,高俅和李邦彦才知道,梁师成真是在带他们赚钱。
这香皂,一经上市,就卖疯了。
东京城内的达官贵人、名门望族,乃至寻常百姓,无不以拥有一块香皂为荣。
似乎这香皂已经不仅仅只是日常洗漱的奢侈品,更成了身份与品味的象征,一时间香皂竟成为社交场合中不可或缺的话题与礼物。
这使得,莘王府全力以赴的制作香皂,都供不应求。
高俅手下有一大群泼皮,人手充足;李邦彦那边,凭借他在青楼楚馆中的广泛人脉,轻松打开了樊楼等七十二家酒楼的市场,大量的香皂倾销到那些青楼小姐手上;而梁师成则能在别人都买不到香皂时给高俅和李邦彦搞到香皂。
凭借着通力合作,短短月余时间,梁师成、高俅、李邦彦就各赚了数万贯,富甲一方。
当然,赚的最多的还是背后的赵俣。
香皂的成本连一百文都合不上。
赵俣给自己莘王府的人,不论是谁,都是三贯一块。
一块,赵俣就净赚两贯九百文。
卖了一阵,赵俣嫌麻烦,连包装盒都不给买家带了。
如此一来,成本又降低了不少。
结果,月余时间,赵俣就赚了几十万贯。
除了赵俣大赚特赚以外,莘王府的人,从上到下,也都跟着喝到了汤。
当然,像梁师成赚了这么多的,倒是没有第二个。
梁师成之所以赚了这么多,除了因为梁师成、高俅、李邦彦的组合特别能干以外,还因为赵俣下过令,首先给梁师成供货。
也正是因为比别人货源充足,梁师成三人才能抢到最大的市场。
经过一个多月的赚钱分赃,梁师成已经跟高俅和李邦彦变得亲密无间。
这时,梁师成来向赵俣禀报:“大王,今高俅、李邦彦二人已对奴婢唯命是从,应该能做出卖主求荣之事,不知何时教他二人蛊惑端王逛青楼?”
赵俣微微一笑:“不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