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立基业 第八十二章:造鼎(2 / 3)

大隋争龙 崇阳铁剑 3780 字 2020-05-02

有建言,须整顿军马,滚固根基,他却一味与人争利,并非明主之相!”

“更何况连魏玄成你这样的大才都容不下,我自当另做打算。”袁紫鄢不以为意的说着。

魏征有些错愕看向袁紫鄢,迟疑说着:“这……先生是要投高重德吗?”

“天命无常,这乱世争龙,成王败寇……不过,能容得下你魏征臭脾气的,必可成就一番大业。”袁紫鄢笑道。

“咳咳……谬赞了。”魏征面色有点不好。

车中数人,各有打算,一时间沉默下去。

天空中偶有南飞的大雁掠过,发出尖锐长鸣,与地面上北进的车队交错而过。

邺城,自上次庆功宴后,魏郡很快平静下来。

十县原本有四十万户,现在只剩三分之一了。不过,随着屯田制的推广,周边流民来归,秋耕陆续完成后,户籍山显示有十三万户人家。

按三家选一丁壮,齐军凑足了三万府兵,倒也暂时够用。

这一日,旭日初升,好似千山万山同起火,给所有的房舍树木,都镀上了一层金黄色色的光。

崔略匆忙走来,到了一处大殿前,得到允许后,就向高驷上奏事情。

就听,崔略说道:“王者必受天命而后起,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方能一统天下。

此乃古礼,请主公祭天建制,然后再讨伐隋军,以克成大业!”

高驷既然自号征北将军,就算是打着复国高齐的名号,也要祭天立制。

那时追随起兵的人,才不会受原本的隋朝君臣名分局限影响。

高驷也应着:“不错,是时候亮明旗号了!”

祭天称制不是简单的事,恰恰相反,其本意就是确立体制。

要建立征北将军霸府,必须先召集群臣诸将,于高台祭天。

然后再以“征北将军”的名义,向众将众官发下官印和虎符,众将官参拜受命,才算是完成。

之后军队也要统一着装,走向正规化,上映天命,下接地脉,才算成功。

姑且不论诸人反应,单是要雕刻官印和虎符,准备各人告身和赏赐,轮换着装,就不是容易的事。

不过这事由李百药和郑俨来管。

九月初九,重阳日,铜雀台上。

典礼当曰,来自大隋各地大家族之代表,络绎不绝。各地义军亦派使者前来道贺、观礼。

而这不仅是给高驷面子,也是一种变相试探。

高驷站在铜雀台最高处,扶案站起,环顾台阶下面。

二排甲胃鲜明的义从军由祭天高台的长阶直列而下,带着肃杀庄严的气象,使人呼吸顿止。

只见麾下众将林立,左面首位是长水都大将韩世鄂,后面是二个将领王伯仁和尉迟恭,再后面就是贺怀亮等一众校尉。

右面是典农校尉李百药,副手郑俨,相州县令虞世南,邺城令薛元敬,及其他九县来投的县官。

最后方是各方来的使臣,或者探子,种种信使不一而足。

承天台上祭天时,现场一派平静。诸将一起起身,轩昂而立,静听高驷发令。

“今日祭天,高齐复立!某为征北将军,现在册封诸将,尔等勉之!”

高驷取过令牌,大声道:“韩世鄂、王伯仁、尉迟恭何在!”

“末将在!”三人踏步而出,甲叶铿锵作响。

“汝等二人,立刻即日起就任校尉,官衔九品,兴兵屯田,训练队伍,准备灭隋大业,你们各自勉之。”

“诺!”三人应着。

“贺怀亮、杨积善、杨民行、柳庄、彭石头、斛斯政、常何!”

“末将在!”七人也共同上前应命。

“你们各位副校尉,官衔为从九品,带本部去上任,北听从韩世鄂号令,南从王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