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砺刀如旧,夜中明月下读书(2 / 3)

白。

“大师兄、二师姐、十二师兄。”进了楼,他弯身作揖。

“不需要这样的,这里是你的家。”一袭白色飞鱼服,冷立与书案边上的楚白摆了摆手,清冷的声音里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温度,“再过些日子便是中秋节,中秋以后,春秋大考。你去还是不去?”

谢玄怔了怔,随后才明白春秋大考是什么,以前听过春秋大考的传闻可不算少儿,那可是少有的万众瞩目的事儿,各届的春秋大考,随便流露出的传闻,都是几年后茶楼说书先生最卖座的故事。

他立即扭头看向身边的紫衣小姑娘,略有惊诧,都说能参与春秋大考的,皆是青冥天下年轻一辈中最为出类拔萃的一拨,脸蛋圆圆的江红妆,恐怕就是其中之一。

江红妆白了这个家伙一眼,没好气的道:“我就是来参加春秋大考的!”

谢玄旋即想到在越王楼中的未鞅,心思通透的猜到,越王楼发生的一切,怕是几位师兄都晓得了,又是诧异,讶道:“该不是让我去参加春秋大考?”

闷头抄书的李猿刀被逗乐了,抬头笑骂:“你去参加什么?就你那刚修行还未一月,比试的话,还不是被人一剑砍死!”

谢玄讪讪然,仔细想想也是,身边的姑娘比自己可是小了一岁模样,都能一剑劈开那头可怖的魔头法相了,那些道门的天才怕也是差不多的模样,自己在拎在其中的话,怕是只能挨最毒的打了。

“你若是想去见识其他山上宗门,李猿刀可以领着你去的。”楚白淡淡道。不知为何,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少年竟感受到了一丝冷意,其锐如刀锋。

少年笑了起来,“自然是乐意的。”

“那便如此说定了。”楚白轻轻的将手中的古籍放下合起,深深瞧了眼李猿刀,大有深意,“如何处事,你晓得的。”

李猿刀自然明白大师兄眼中意思,脸色肃然的点头,“大师兄,知道知道。”

楚白收回视线,徐徐起身出门,腰间悬刀,刀鞘雪白。白衣胜雪,飘飘然然,不似神仙却更胜神仙。

“师兄,我与未鞅半年后的比试……”谢玄迟疑片刻,终是问道。

楚白脚步未停,仅是向后摆了摆手,阔步迈出大门,秋日阳光倾洒在他的身上,白色飞鱼服大蟒边线金丝,闪烁淡淡光芒。

少年不畏少年,敢于接刀,那是极好的,雷雨之中的一念起意,现在看来绝不错的。

纳兰若瞥了少年一眼,“你应了未鞅,接刀便是,不需去想输赢胜负。至于外人的想法……我昭庭卫,何时在乎过他人的看法!”

少年顿时怔在那里,他未料二师姐如此回答,抿起嘴唇,目光陡然坚毅:“二师姐,我想试试。”

说罢,他转身快步来到昭庭楼前的刀山,取出一柄绣春刀,刀柄紧握于手心,深吸一口气,平匀呼吸,按照《寒食录》所写的运转刀意的脉络方法,稍稍调整脚下步伐后,一刀劈向身前,刀罡乍现,开始砺刀。

砺刀何等的枯燥乏味,机械的朝着身前的虚空劈上一刀又一刀,这刀断了,便换另一把刀,而身前的刀山,无穷无尽。

大道独行。无论是练气士还是修意人,修行之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矣,唯有勤勉不缀,方能更上一层楼。修行之初的下三境更是如此,打牢根基,方能始终。愈是耀眼夺目的天才,在不为人知的背后,付出的汗水亦或是泪水,远超他人十倍。

江湖传闻,特别是说书先生的故事里的主角,整日里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却处处遭逢奇遇,修为暴涨,能威压镇服其他苦修之人,天下间哪有如此好事?纵然天赋异禀,没有苦修沉淀自己,终究是水中月、镜中花。

凝望挥汗如雨的少年,李猿刀叹了口气,终究什么都未说,俯身继续抄书。

十三师弟如何勤奋,终究还是比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