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学前时光(年代)(2 / 3)

复数重生 昭惹 4076 字 2022-01-19

他子女对此都不感兴趣。

至于孙子辈的,那就更不感兴趣了,陆野上辈子也就学了点简笔画,写字那是出了名的难看,家里的其他孩子还不如陆野,估计爷爷挺失望的吧。

毕竟爷爷是个大学生,但后面两代却是一个大学生都没出。倒也不是真一个都没有,陆野大爷家的堂姐倒是考上了大学,但是在爷爷辈的老观念里,女孩子不作数,因为姐姐是要嫁人的,生了孩子也不姓陆。

重生的陆野并没有像小说里写的那样怼天怼地怼空气,也没有从小才华横溢,天命不凡之类的表现。

相反,活过一世的陆野对很多事看的很开,上一世陆野也想过做一番事业,也奔波过,成功过也失败过,最后在网店一途略有小成,在这段波折的岁月里,陆野时常会想,自己赚钱到底为了什么呢?

上辈子受影视剧的影响,觉得男人就得成功,就得当大老板,陆野曾经很崇拜自己的父亲,虽然后来父亲事业失败了。

记得上辈子有一次陆野的父亲问陆野将来想做什么?

陆野说开个公司,然后不断的吞并对手,做到最大。

父亲当时说陆野野心太大。

陆野问父亲不想做大买卖吗?

父亲说自己从来没想过。

后来陆野才明白,父亲是个懂得品味生活的人,那时的父亲其实并不怎么在意钱。

那个时期很多生意人对钱都是这个态度,陆野认为当时造成这种观念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因为那个年代能做生意的来钱还是比较容易的,从没想过以后生意可能会不好做了的问题。

二是没有远大目标,小富即安。

三是因为90年代初期钱能买的东西其实不多,楼都是老楼,一般做生意的都有,够住就行,没几个人想着多买两套。

当时在山站市两三万就能买一套不错的房子,再想想以后还能动迁...

如果真有心买,很多人都能成为地主,可惜没有如果。

当时你若告诉别人,未来一套房子能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仅凭房屋租金就能养活一大家子人,你会发现别人看你的眼神就像在看神经病,白日做梦呢这是?

说完房咱们在聊聊车,汽车当时便宜点的十几万,稍微好一点的三十几万,豪车上百万。

买完车还得买汽油,保养,犯毛病还得修,到处都是费用。

想想当时的房价,再看看市场里3元一斤的猪肉,一元一斤的鸡蛋,马路边一毛钱一斤的西瓜,一毛一斤的大白菜,战斗力过硬的大妈还能讲价!

这么一看,买车是不是有点不符合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态?

除了贵之外,当时买车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就是借车。

在那个年代里,人们的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无照驾驶在这些老板眼里那都不是事,如果谁买了车,那铁定是被大伙借去开上一圈又一圈的,买了车自己还没开两下就得被亲戚朋友开成二手车,这个真一点不夸张。

刮了碰了还得去修车,谁家结婚办事情也会找你出车,早买车是非多。

在那个年代里,你有车不借,人缘就臭,那么多钱买个麻烦还不如打出租车。

想想也是,父亲开鞋厂后,父母双方的一些亲戚也开起了鞋厂,有不明白的就来找父亲问,还有一些父亲的朋友也有这个想法,但鞋厂真不是谁都能开的,大多没干多久就倒闭了,有些亲戚朋友留下的烂摊子还得陆野父亲收拾。

后来想想,帮忙支摊的是陆野父亲,收拾烂摊子还是陆野父亲,出钱出力最后落埋怨的还是陆野父亲,真没什么意思。

不过这也不是陆野家的个别现象,当时家家户户的亲戚圈子多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毕竟都是亲子妹,多少钱都买不来一个亲弟弟,这种环境下哪家没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