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股票(1 / 2)

建业,大司马孙峻府。孙峻正在府中宴请族姑母全公主孙鲁班。

孙峻是吴国宗室,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的孙子,散骑侍郎孙恭的儿子。按照辈分,他还是小皇帝孙亮的族侄。

原本历史上,曹魏太傅司马懿政变后,扬州都督王凌不满司马懿专权,欲起兵反抗,被司马懿快速平定。而后曹魏扬州都督由诸葛诞接任,与大将军、太傅诸葛恪对峙在巢湖一带。

诸葛恪筑东兴城,魏将诸葛诞、胡遵率步骑七万进攻诸葛恪,被诸葛恪击败,斩杀魏将韩综、桓嘉等。至此诸葛恪名声大振,权倾朝野。

可是司马懿在辽东被马淳击退,主力部队丧失大半,已无力平定王凌叛军。老头第二年就得了风寒撒手人寰,曹魏大权由其长子司马师掌握。

司马师初掌大权,不敢离开京城平定王凌叛乱,只好委派弟弟司马昭驻军谯郡,昭武将军诸葛诞驻军汝南,以阻挡王凌军北上洛阳。

诸葛恪窥得战机,率军北上合肥,想要与王凌联合联兵北上。这段时间正在积极派人和寿春的王凌联络,无暇回京处理朝政,将朝中事务委托亲家尚书令藤胤处理。

没了诸葛恪这尊大神镇着,朝中局势顿时微妙起来。藤胤是个治身厉行的君子,若论学问,在东吴少有人能相比,可是治政能力却相对较弱。

当年孙权曾问诸葛恪:“你比滕胤如何”诸葛恪便开玩笑答道:“在朝堂之上,举止得当,礼节周全,受人赞赏,臣的确不如滕胤;但要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滕胤就比不上臣了。”

不过他是个大帅哥,又是东吴少有的道德君子,所以孙权还将庶出的女儿嫁给藤胤,对他还是很看重的。

只是同为辅政大臣,中书令孙弘和大司马孙峻却对藤胤非常不服。二人自持皇族子弟,各有一派支持者,又觉得藤胤能力平庸,明里暗里想要拉藤胤下马,取而代之。

想不到诸葛恪手段毒辣,以中书令孙弘当年矫诏诛杀先丞相朱据为由,在一次回京议事时于座中将其诛杀。吓的朝中群臣人人自危,不敢言语。

孙峻也被吓的不轻,缩起头来做事,不敢再有过分举动。不过他到底是个善于隐忍的人物,虽然在朝中不敢做小动作,但私下里结交朝臣,花费大量钱财收买各级官员,倒也聚拢了不少朝中要员。

皇室内部,他更是发现全公主孙鲁班虽然丧夫,但依然对小皇帝孙亮有很大的影响力,甚至能够将自己的外甥女送入宫中,运作成皇后。便更加谄媚侍奉全公主,常常在一起饮酒作乐,甚至通宵达旦,一时间传为皇室丑闻。

要知道孙峻和孙鲁班是未出五服的堂姑侄,孙峻姊夫全尚又是孙鲁班丈夫全琮的侄儿。二人相差十余岁,却整日腻在一起,令东吴群臣侧目。

不过正是因为孙鲁班是拥立孙亮有功之人,全氏一族当时有五人被封爵,全尚被任命为城门校尉,封都亭侯,接替滕胤任太常卫将军,加封永平侯,是自东吴自建国以来外戚中最为兴旺的。孙鲁班地位可谓是稳如泰山。

在她的佑护下,孙峻才能在诸葛恪的威压下安然无恙,没有步孙弘后尘,死于诸葛恪的刀下。

孙峻之所以要刻意巴结孙鲁班,就是想找时机除掉诸葛恪,把这块压在头上的巨石搬掉,自己能够独揽朝政。

这天他又花巨资找了一个伶人戏班,请孙鲁班饮酒看戏。二人正连席饮酒看得开心,就见孙峻堂弟孙綝匆匆进来,一脸兴奋的对二人道:“公主,大兄,有大事了!大事了!”

孙峻眉头一皱,呵斥道:“二郎,公主在此,何事如此不顾礼仪?”

孙鲁班正喝的面色潮红,媚眼一横道:“子远先别顾着责骂子通,不妨先问问出了什么大事。”

孙峻先是对孙鲁班躬身谄笑道:“公主说的有理。”转头面色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