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专属于玩家的战斗(2 / 3)

保证工厂的运作,保证军火的补给。

其次,我有一个设想,不知道是否可以利用工厂排放的重金属跟污水,在那周围建立起一个人工的腐海屏障。

但这个设想不适合距离居民区太近。”

“细,太细了。”临城啧啧道。

“房屋设计的很紧凑。”门捷列夫凑近看了看那房子好奇的问道,“我们的地很多,为什么要设计的这么紧凑?”

“方便以后敌人攻入城镇后打巷战。”达芬奇说,“狭窄的巷道可以限制敌人的坦克跟装甲车辆,甚至是火箭筒。

由于我们可以提前布置,熟悉地形,完全可以把敌军引诱至陷阱中,如果战局不利,我们又能快速精准撤离到下一个防御阵地,能最大程度的缩小与敌人的差距。

防守方还能从侧面小规模渗透,打击敌军补给或通讯小队,以此来给己方争取更多的时间。

同时,如果敌人是阿波菲斯,狭窄的巷道也可以束缚住它的行动,更好对付。

当然,这是最后的保险,如果打巷战的话,对于城镇建筑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将敌人抵御在城镇外才是最该想的。”

“啧。”

看着那张设计图,临城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轻啧,他已经可以想象今后要是真的到打巷战的地步,这个城镇究竟会变成怎样的炼狱了。

近代史以来,每一场巷战几乎都能被冠以“绞肉机”之名。

在二战中,最著名的巷战莫过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了。

斯大林格勒作为苏军重镇,连接着苏联中央地区和高加索以及主要石油开采区的交通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旦德军攻破斯大林格勒,他们就能切断苏联的巴库石油运输路线,进一步冲击苏联中央区域。

在士兵数量、武器装备等方面,德军都有巨大优势,特别是飞机数量。

双方在一片残垣瓦砾中反复争夺,一条街、一座楼、一家工厂,这些都是双方火拼的目标,这次巷战残酷到什么程度?

新加入巷战的士兵,平均存活时间不到24小时,中下级军官也基本活不过3天!

双方争夺推进的单位,是用米来计算的,根据相关人员回忆,当时苏军和德军对火车站的反复争夺次数,骇人的高达13次!有时候转角都能清楚听见敌军的呼吸声!

斯大林格勒堪称近代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巷战,参战双方总伤亡人数超过200万!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近些年来,米粒坚通过营销手段将自己渲染为了二战的功臣。

许多年轻人在被问及二战的转折点的时候,甚至会回答出诺曼底登陆战,亦或者是珍珠港这种离谱的东西。

在斯大林格勒爆发的时候,整个盟军的前景还是一片黑暗。尽管德国在莫斯科遭遇了一次失利,但他们依然还具备着横扫欧陆的能力。

苏联付出了上百万人的代价,成功将不可一世的德军击退,才让盟军军队心中燃起了胜利的希望。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军在东线遭遇的最大败仗,从装备与军力角度而言,德军绝大多数的精锐跟装甲部队都在东线,这一仗,几乎把德军东线战场的脊梁打没了。

从士气上来看,如果说莫斯科的失败是天气原因的话,那么斯大林格勒的失利便让德国人再也找不到借口。

战无不胜的德军遭到了重大的打击,士兵们也不再拥有每战必胜的自信。

最可怕的是,军队中的消极心态迅速传回了德国本土。不仅士兵失去了信心,整个德国也开始对元首产生了质疑。

这种微妙的心态逐渐发酵,最终酝酿出了1944年的刺杀元首案。虽然刺杀失败,但德国的内部矛盾却已然完全暴露,德国再难以扭转局势。